法国:协同管理 多元共治
法国国家公园模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2006年4月14日发布新的《国家公园法》,开启了大规模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在操作层面上,2007年2月23日法国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在所有国家公园执行基本原则的决议》,此轮改革充分考虑了国家公园和周边的经济、社会特别是生态依存性,创新了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终形成了极具法国特色与代表性的国家公园体制。
在权责方面,法国针对国家公园建设与保护建立了中央、地方共同参与管理的治理体制,并以宪章的形式明确了治理结构、各方权责,给予地方利益相关者更大的权限与措施。同时,法国还采取多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积极平衡包括大区政府、基层地方政府、公园管委会及社区居民等在内的多方诉求与利益,并鼓励处于同一生态系统的周边市镇以合作、加盟形式参与其中,充分兼顾各参与方的合理发展需求,并最大范围、最大限度保障公园的生态系统完整性。
在管理方面,法国于2016年颁布《生物多样性保育法》,并依托专门成立的生物多样性署,对国家水资源与环境、自然监测、国家公园及海洋、植物保护等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管理,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
同时,国家公园范围内市镇的部分执法权下放至国际公园管委会,包括森林警察、交通警察等,并对公园区内的道路建设、停车规划等基建类工程具有一定审批权。另外,法国的国家公园一般分为自然区域、公园游览区及外围地带三类,对于需要给予特别保护的自然区域,法国政府明令禁止公众进入,并对开发活动采取严格限制,充分确保区内生态系统安全。据统计,从19世纪末至今,法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00多个,以保护稀有或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相关区域由所在地区政府部门或从事自然保护的协会负责管理,费用则由国家环境部承担。
在经营方面,法国积极打造与推广国家公园产品品牌效应,并将此作为强化管理方与所在社区参与方共同利益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机制,进一步细化行业分属与责任清单,并为国家公园的维护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与科学研究,形成了以保护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品牌增值良性循环,对品牌下辖的农业产品、手工业品、餐饮业、酒店业及旅游业等准入与行为规则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与监管,使国家公园超越传统自然生态概念,向推动绿色融合、提振社区发展、拓展生态保护理念等领域进行有益探索。(经济日报记者 李鸿涛)
紧张关系升级?法国军方:阿尔及利亚政府禁止法军机进入其领空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刚刚报道,法国军方表示,阿尔及利亚政府已禁止法国军机进入该国领空。法新社称,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是,“签证纠纷”在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引发外交危机,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批评阿尔及利亚的言论。
法国又传来一则噩耗,海外属地欲自立门户?法智库却咬了中国一口
不久前,法国刚被美英澳三国在背后捅了一刀,随后法国十分愤怒,直接采取召回大使等各种措施,强烈回应美英澳三国。然而在法国还没有解决这一事情时,法国又传来了一则噩耗。法国的海外属地新喀多尼亚,决定在今年12月份进行第三次公投,准备脱离法国自立门户。该地位于南太平洋,该消息一经传出之后,法国智库便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法国智库却利用该地区寻求独立直接咬了中国一口,声称中国有意染指该地区。
法国海外属地准备进行公投
事实上,这并不是新喀里多尼亚第一次决定举行公投,该地区早在2018年和2020年曾经两度举行公投,但是仍然没有获得独立。预计今年12月份该地区举行的公投将会是该地区寻求独立举行的最后一次公投,这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归属。
法国《论坛报》声称,担心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会导致该地区本次公投以独立告终,从而导致法国失去位于南太平洋的专属经济区。该媒体指出,该地区独立派一直在寻求独立,但是却一直遭受挫折,如今该地区的独立派已经搭上了中国发展的便车。法国只能够继续依靠同澳大利亚保持关系,以此阻止中国在当地影响力的扩大。
法国智库对中国进行抹黑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在不久前刚同美国和英国从背后捅了法国一刀,这让法国十分担忧,接下来是否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海外领地和澳大利亚。
另外法国一智库还发布了一份报告,声称中国自2019年起便一直试图推动该地区走向独立。该智库认为中国能够从其中获得不少的好处,一个好处是能够获得该地区的铁镍资源,另外一个好处是,中国可以打破美澳两国在南太平洋上的岛链部署。
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事实上,虽然该地区拥有大量的铁镍资源,中国也会从该地区进口不少资源,但是中国企业只获得了该地区极小一部分的铁镍资源。另外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国家的海上安全,这同该地区的独立没有任何联系。显而易见,法国媒体和智库是想要利用该起事件,渲染中国威胁,以此对中国进行抹黑。
有不少法国网友也不认可法国媒体和智库的说法,他们认为当地寻求独立符合人民的需求,不得以所谓的“中国威胁“,阻止当地人民寻求他们应得的权利。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法国外长:不认同“奥库斯”联盟的“对抗逻辑”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9月30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出席法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会议时表态称,法国不认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建立的“奥库斯”联盟(“AUKUS”)的“对抗逻辑”。
据塔斯社9月30日报道,勒德里昂指出,美国自前总统奥巴马时期以来一直遵循对抗逻辑,“现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也已接受了这一逻辑”,放弃了之前政府“对于主权的渴望”。澳大利亚通过取消与法国潜艇合同这一违约行为,“破坏了与盟友关系中的信任,同时制定了与中国对抗的战略。”
勒德里昂认为,法澳潜艇合作其实能增强澳大利亚的主权。而现在澳大利亚政府希望能够通过牺牲主权的方式获取更多安全,到最后“两者都会得不到”。
马克龙:希腊将从法国购买3艘护卫舰
【环球网报道】法新社28日刚刚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希腊将从法国购买3艘护卫舰。
报道称,马克龙是在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发表的上述言论。他表示,希腊将从法国购买3艘护卫舰,作为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部分,以捍卫两国在地中海的共同利益。
法国总统马克龙被扔鸡蛋 法媒:已不是第一次
参考消息网9月28日报道 据法新社法国里昂9月27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27日在南部城市里昂视察期间遭遇鸡蛋袭击。
事发时,马克龙正在参加一个贸易展览活动,他在现场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当他走过人群时,一名男子向他投掷了一枚鸡蛋。鸡蛋击中了马克龙的肩膀,没有碎。这名袭击者高呼“革命万岁”,随后被安保人员迅速制伏并带走。
马克龙说,希望能与袭击者对话,“如果他有话要对我讲,那就让他来吧”。
报道称,法国总统选举将在明年4月举行。未来几个月,由于马克龙预计会在广受期待的竞选连任活动中增加公开露面的次数,他的安保人员将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报道还称,法国政客经常受到鸡蛋袭击。马克龙也不例外,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被扔鸡蛋。
2017年,马克龙在巴黎参观农业博览会时,头上挨了一枚鸡蛋。当时他还在竞选总统。今年6月,他在南部城市瓦朗斯视察时还曾遭人掌掴。
500亿澳元“潜艇订单”风波有转机?法美两国领导人通电话,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白宫也表态了
“潜艇订单”又有最新进展!当地时间22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当天通电话。同时,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此外,白宫表示,拜登承认宣布与澳英新伙伴关系前应该进行更广泛的磋商。
上周(15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领导人宣布,三国建立所谓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在该框架下,美英将支持澳方发展核动力潜艇。随后,澳大利亚中止了与法国的一份签约时价值500亿澳元(约合365亿美元)的潜艇合同,法国外交部长对这一事件的表态称“表里不一、重大失信、盟友危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白宫:拜登承认宣布与澳英新伙伴关系前应该进行更广泛的磋商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9月22日,有记者在白宫每日简报会上就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通话细节进行提问,并两次追问拜登是否因未曾与法国协商就宣布与澳英两国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而道歉?
白宫新闻发言人珍·普萨基表示,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大约30分钟的“友好”谈话。她强调,拜登在通话中确实承认在正式宣布与澳英的“安全伙伴关系”前,本可以进行更广泛的磋商,以避免当前的争议,但是两位领导人的通话氛围是友好的,并决定于10月底在欧洲会面,法国驻美大使下周也将返回华盛顿。
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据央视新闻消息,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当地时间22日晚发布公告称,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当天通电话,共同审视9月15日美澳英三国宣布建立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所带来的后果。两人均认为,在这一关乎法国及其欧盟伙伴战略利益的问题上,盟友之间开诚布公地磋商本可以避免当前的局面。
公告还称,马克龙与拜登决定开启一个深入磋商的进程,旨在为保障信任创造条件,并为达成共同目标提出切实的建议。公告同时称,美国也认同欧盟应当具有更为强大和有效的防务,为跨大西洋与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此外,美国还将致力于加强欧盟国家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实施的反恐行动的支持。
9月15日,澳大利亚为与美英两国建立新的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不惜撕毁在2016年同法国签订的12艘常规动力潜艇制造合约,转而投向美国的核动力潜艇。连日来,此举在法国舆论当中持续发酵,并引发了法国官方的强烈反应。法国外交部于当地时间9月17日决定召回驻美澳两国大使进行磋商。
欧美裂隙在加深,跨大西洋关系需要重新平衡据央视新闻21日报道,为什么这张潜艇合同对法国如此重要?因为这个合同数额巨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法国很多媒体将它称为“世纪合同”。这个合同的签订可以追溯到2016年,奥朗德总统当政时期。合同价值达数百亿美元,最后预估合同执行价值或将翻倍。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由于是军火贸易,后续的维护、人员培训等预计还能为法国带来几十年的收益。在如今法国经济不振、政府赤字的情况下,这个合同显得非常珍贵。
这次法国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很大的原因,是美英澳作为北约的盟友,没有提前和法国协商,依然横刀夺爱,抢了法国的合同。欧盟也感到了难堪,为什么这个新的安全联盟有英国而没有欧盟。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认为拜登的这次单边主义举动,让人感觉现任政府和特朗普没有什么区别。美国的行为里有谎言,表里不一和盟友信任的破裂。这一表述是相当严厉的。他也呼吁欧盟各国重新审视跨大西洋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英国不太好的作用,作为第一个脱欧的国家,一方面,他在和欧盟就北爱和单一市场问题进行拉锯,英国不太愿意遵守之前达成的相关脱欧条款。另一方面,英国又独立于欧洲加入了新的安全伙伴关系,让欧盟处于了尴尬的境地。
尽管欧美在大部分问题上依然联系紧密。但是不信任和裂隙一旦产生,就很难弥合,我们看到的任何裂纹,都只是冰山的一角。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马克龙拜登通电话:法国大使下周返回华盛顿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当地时间22日晚发布公告称,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当天通电话,共同审视9月15日美澳英三国宣布建立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所带来的后果。两人均认为,在这一关乎法国及其欧盟伙伴战略利益的问题上,盟友之间开诚布公地磋商本可以避免当前的局面。
公告还称,马克龙与拜登决定开启一个深入磋商的进程,旨在为保障信任创造条件,并为达成共同目标提出切实的建议。为此,双方将于10月底在欧洲会面,法国驻美大使也将于下周返回华盛顿。
公告同时称,美国也认同欧盟应当具有更为强大和有效的防务,为跨大西洋与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此外,美国还将致力于加强欧盟国家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实施的反恐行动的支持。
9月15日,澳大利亚为与美英两国建立新的所谓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不惜撕毁在2016年同法国签订的12艘常规动力潜艇制造合约,转而投向美国的核动力潜艇。连日来,此举在法国舆论当中持续发酵,并引发了法国官方的强烈反应。法国外交部于当地时间9月17日决定召回驻美澳两国大使进行磋商。
(总台记者 邹合义)
美媒出“损招”:拜登买法国潜艇赠越南,“一箭三雕”
(观察者网讯)
美国和英国此前同澳大利亚一起“开小会”,签署新安全协议“AUKUS”并宣布帮助澳大利亚获取核潜艇技术。这令本来与澳方签署天价常规潜艇建造订单的法国大为恼火。为表愤怒,法国除了罕见地严厉批评美国的“野蛮决定”和澳大利亚“背后捅刀”,甚至还召回了驻美大使。这也令美国人开始思考:该如何“安慰”受伤的法国?
在此背景下,美国《华盛顿观察家》(Washington Examiner)专栏作家汤姆·罗根(Tom Rogan)19日出了一个“损招”。他撰文称,美国可以通过从法国购买潜艇并将其赠送给越南,以达到包括“遏制中国”在内的三个目的,同时还可以把这一摊难题甩给马克龙。
《华盛顿评审员报》专栏文章截图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到,美国从法国购买一批澳大利亚此前曾订购的“短鳍梭鱼”(Shortfin Barracuda)级潜艇,然后将其赠送给越南,可谓“一箭三雕”:首先,拜登政府将修复与美国与“最古老盟友”法国间的关系;第二,此举将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安全伙伴(越南),提供可以挑战中国的强力新手段。第三,它将考验马克龙对所谓“南海国际安全”的承诺。
罗根认为,在法国正为澳大利亚取消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潜艇合同而“大动肝火”这个“节骨眼”上,该想法值得考虑。
“如果这些潜艇(最终)为越南而造,那么它们将为美国及更广泛的国际安全利益提供巨大的价值。法国的短鳍梭鱼级潜艇非常安静,对中国海军而言是一个重大威胁。”
“越南不但是一个强劲的出口市场,而且还对中国怀有敌意。”他还煞有其事地说道。
罗根称,正认识到所谓“中国挑战”的美越两国正在“接近”。尽管,此前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的越南之行被阿富汗当时的混乱局面所掩盖,但最重要的是:美国理解越南的“感情”,并且地理位置上越南离中国非常近。此外,越南岘港还拥有一个深水港,可为美国海军提供前沿基地。因此,这个美国曾经的敌人,在安全问题上,未来可以成为一个理想伙伴。
华盛顿评审员报专栏作者罗根 截图自该报网站
继续鼓噪“中国威胁论”的罗根称,鉴于所谓“中国威胁”正在日益增长,美国需要合作伙伴。
他妄称道,“中国宣称对南海及其所有渔业和资源矿藏拥有主权。这些水域每年的贸易流量至少有3.5万亿美元。中国通过对南海的‘军事化控制’,可以向该地区国家勒进行政治上的勒索。这是对二战后美国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一个严重威胁。所以,不能让中国得逞。”
“因此,就算美国正确地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组成新的‘AUKUS’安全联盟并强化澳大利亚的军力,也应该同时寻求与法国构建更紧密的关系。”罗根说道,虽然法国继续寻求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行为,已经破坏了马克龙作为所谓“民主价值观”领导者的信誉,但他在“牌桌之下”还是对所谓“维护南海的国际地位”表达了“支持”。
罗根借此分析称,“因此从美国的角度来看,马克龙当然比具有‘孤立主义’思想(isolationist-minded)并‘亲华’的勒庞(Marine Le Pen)要好,而勒庞似乎将在下届法国大选中将成为马克龙的主要竞争者。”
罗根认为,“如果美国不去努力巩固马克龙的地位,那么在法国国内的‘反美民粹主义’与中国方面投资的作用下,马克龙就可能面临困境。而中国也将意识到,现在是向马克龙提供大量新投资的大好时机,以换取法国拒绝美国‘针对中国’的立场。”他称,“中国正向美国盟友发出的信息是:作出选择吧,要么享受经济的助力,要么承受难忍的压力。”
罗根最后点题道,“拜登应该向马克龙提出向法国购买一些‘短鳍梭鱼’级潜艇。但条件是——其中大部分潜艇应该转交给越南,而其他的可用于美国海军训练和特殊用途。”
“这样一来,马克龙就将面临抉择。”罗根说道,“无论如何,拜登应该向马克龙提出这个建议,这能让美国人知道马克龙是怎么想的。”
事情越闹越大了!拜登正式收到一个坏消息,这次出手的不是中国
这几天,法国出奇的愤怒。一方面,美国和英国背着自己帮澳大利亚造核潜艇;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美英帮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导致澳大利亚在2016年与法国所签署的一项潜艇合同告吹。美英在背后“捅刀子”的行为,令事情越闹越大。就在日前,美国总统拜登正式收到一个坏消息。
据央视新闻9月18日报道,当地时间17日晚,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表示,应总统马克龙的要求,法国将立即召回其驻美国和驻澳大利亚的两位大使,就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与法国签订的价值560亿欧元、建造12艘核潜艇的协议,进行磋商。
报道称,勒德里昂表示,澳大利亚和美国于本月15日发布的联合公告后果极其严重,法国方面作出这一决定是合理的。公报中表示,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令人不可接受,严重有损伙伴国之间的关系。
针对法国此举,白宫消息人士称,“虽然美国对法国采取的这一步骤感到遗憾,但美国将在未来几天继续参与解决我们的分歧。”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召回驻美大使外,法国官员还取消了原定当地时间17日晚在法国驻美大使馆举行的切萨皮克海战240周年庆祝活动。
与此同时,在美英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这一消息出来后,法国将目光转向了德国。据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17日报道,当地时间16日晚,马克龙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会见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报道称,当晚,马克龙在欢迎晚宴前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在下一届德国政府组建之前,将与默克尔在重大问题上继续携手合作,寻求法德共同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多家外媒声称美英澳此举是为了针对中国,但华盛顿却坚持声称这一举动“不针对任何国家”。对此,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表示,这显示出美英澳三国目前还不想在军事防务领域,作出明确的、具体的针对某一国家的举措。它们目前的行动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或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