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使馆人员受“声波攻击”?德国警方正调查,俄曾称猜测荒谬
本文转自【海外网】;
海外网10月9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日,德国警方表示,美国驻柏林大使馆人员疑似受到“声波攻击”,出现“哈瓦那综合征”,警方正展开调查。不过,俄方此前曾表示,有关美国驻柏林外交官出现“哈瓦那综合征”的猜测很荒谬。
综合路透社及《卫报》报道,德国警方声明称,调查由今年8月开始进行,已根据美方提供的证据对至少两宗案件进行调查。“哈瓦那综合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以及长期偏头痛和记忆力衰退等,美方称至今各地约有200名美国外交和情报人员受过影响。不过,美国驻柏林大使馆发言人拒绝就具体事件发表评论。
此前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第三欧洲司司长奥列格∙佳普金曾表示,有关美国驻柏林外交官出现“哈瓦那综合征”的阴谋猜测荒谬,就像糟糕的电影情节一样。
另据美国“BuzzFeed”新闻网、今日俄罗斯等外媒报道,美国务院最新解密报告显示,近年来困扰美国情报人员及外交官的所谓神秘疾病“哈瓦那综合征”,极有可能因蟋蟀和精神错乱引发。根据这份报告,最初发生的21起“哈瓦那综合征”事件中,至少8起事件最可能是由印度短尾蟋蟀引起。报告强调,微波或超声波极不可能与这些事件有关。报道称,这份报告与美国国务院去年委托一家科学机构发表的医学报告内容大相径庭,去年发表的医学报告指出,微波或声波是导致“哈瓦那综合征”的最合理原因。
2016年至2018年,美国数十名驻外使馆人员出现听力下降、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其中大部分人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常驻。特朗普政府认为这是古巴使用某种“秘密武器”所致,并把这些与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相符的症状称为“哈瓦那综合征”。受美国务院委托,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随后发布一份报告,称“射频波”是导致“哈瓦那综合征”的最可信解释。然而古巴科学院院长路易斯贝拉斯克斯回应称,古巴科学院不赞同美方结论,美方报告没有提供关于所谓“射频波”存在的科学证据;“古美两国科学家之间缺少顺畅交流”,对那些疾病的调查构成负面影响。(海外网 杨佳)
西媒盘点默克尔名言:“我可以弯曲,但我永远不会折断”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9月26日发表一篇文章,盘点了默克尔在担任德国总理期间留下的名言。全文摘编如下:
德国举行大选标志着“安格拉·默克尔时代”的告别。这位16年来带领德国走出危机的不败领袖,甚至能赢得从未投票给她的人的共鸣。以下是这位杰出领导人在担任德国总理期间留下的一些名言。
1,“我可以弯曲,但我永远不会折断,因为这是我作为一个坚强女人的天性。”
2,“有时我被指责拖延了事情的进展,但我认为,让所有人参与到政治对话中来,并真正去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是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
3,“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够作出改变,而在于我们是否改变得足够快。”
4,“别忘了,自由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5,“我选择从事物理学事业,因为在那里真相不会那么容易被扭曲。”
6,“极右翼和民粹主义者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家价值观。”
7,“恐惧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顾问,无论是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社会中。由恐惧塑造的文化和社会肯定不会主宰未来。”
8,“欧洲的核心和灵魂是宽容……仇恨、破坏和摧毁行为最严重的时期出现在上一代人之前。那段时期使我国人民的名声蒙羞。”
9,“在许多地区,战争和恐怖大行其道……但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阿勒颇和摩苏尔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德国的埃森或斯图加特。”(编译/田策)
2021上半年土耳其向欧盟出口商品达408.58亿美元,欧洲人喜欢土耳其什么产品?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土耳其被欧洲媒体称为“欧洲的工厂”。德国《商报》报道称,土耳其出口商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土耳其今年上半年向欧盟出口408.58亿美元商品,同比增长42%。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汽车、成衣和服装、化学品、钢铁等。其中,对德国出口最多,6月同比增长33.2%,达15.69亿美元。
对此,《商报》认为,土耳其制造的特点是技术性较高与低工资相结合。尽管亚洲国家有的生产成本更低,比如孟加拉国,还有的技术更高,比如中国。但土耳其除了生产便宜外,由于靠近欧洲中心,运输成本较低。
德国《经济周刊》最近的报道也算了一笔账:在德国生产一条普通的牛仔裤成本是35美元,而在土耳其仅为15美元。如果把生产、运输和进口成本加起来,土耳其生产的牛仔裤成本比中国便宜5%以上。
《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观察到,在欧洲国家,尤其是在德国、英国等土耳其人较多的国家,土耳其品牌特别受青睐。除了服装鞋帽外,土耳其电视机、洗衣机、烤箱和洗碗机等家用电器也较为有名,倍科、根德、博伦博格等也是欧洲人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品牌与中国的联想、海信、海尔等形成一定竞争,但总体来看,中国品牌正处于上升期,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品牌更快。
此外许多国际车企在土耳其设厂生产,或与土耳其合资生产,再销往欧洲。比如,戴姆勒、丰田和现代等。而土耳其航空更是欧洲家喻户晓的航空公司,许多欧洲大城市都有这家航空公司的线路。
一些欧洲媒体认为,土耳其是中国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或者称为打开欧洲市场的大门。德国《焦点》周刊认为,一方面,土耳其从2005年起成为欧盟成员候选国。目前,土耳其与欧洲等各国贸易关系扩大,选择土耳其作为跳板或者投资,可以更轻松覆盖数亿消费者。另一方面,土耳其已建立起通向欧洲和亚洲地区的铁路路线,是中国以及欧洲的“新丝绸之路”的一站。土耳其还拥有高性价比的海上航线和运营基础设施,可加快整个欧洲地区的货物运输速度。
今年3月,欧盟表示将与土耳其加强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如果土耳其与欧盟升级关税同盟,甚至加入欧盟,土耳其对中国产品进入欧盟重要性也将升级。
外交部:中方深感震惊,表示哀悼和惋惜
9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新任德国驻华大使贺岩突然离世一事提问。
汪文斌表示,中方对贺岩大使突然离世深感震惊。贺岩大使到任后,积极推动双边关系,我们对他的辞世表示哀悼和惋惜,向他的亲属表示深切同情和慰问。我们愿为其家人和德国驻华使馆处理后续事宜尽可能提供便利。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于潇清 记者 刘栋)
因新增感染数反弹 德国决定将新一轮疫情峰会提前至8月10日举行
当地时间27日,德国联邦州长委员会轮值主席、柏林市市长穆勒宣布,将于8月10日举行新一轮的联邦-州峰会,就应对新冠疫情进行协调。而按照原定计划,新一轮的峰会本应于8月底举行。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7月27日0点更新的疫情数据)
对此,穆勒表示,当前德国的新增感染人数正在迅速增加,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即使重症监护病房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我们也不能用秋季的状况做赌注。”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呼吁政界人士制定明确的战略以应对第四拨感染。他还支持赋予已接种疫苗者更多的自由并快速推进未成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
近两周以来,随着德国疫情持续反弹,要求提前召开联邦-州峰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勃兰登堡州州长沃伊德克、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州长施魏西格、下萨克森州州长魏尔等人此前均明确表态,要求提前举行峰会、制订对下一阶段疫情评估的标准以及推动疫苗接种工作。
根据德国联邦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当地时间7月27日0点,德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758401例,较前一日新增确诊1545例;累计死亡91565例,较前一日新增38例。全国每10万人的7天感染率持续上升,从此前一天的14.3增长至14.5。(总台记者 阮佳闻)
德国总理默克尔开会犯困 网友:打瞌睡很正常啦
当地时间7月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德国公民举行了线上视频会议。默克尔在听一位参会公民发言时,眼睛不断地合上似乎是在打瞌睡。
视频中,默克尔的眼睛慢慢地闭起来,且持续了十几秒,想来是非常困,直到轮到她讲话时,才睁开眼睛。
不少外国网友对此表示非常理解。有人评论说:“我以前也在会上打瞌睡。”
还有人表示:“一定是真的太无聊,连默克尔都犯困了。”
以色列:将阻伊朗“拥核”俄预计核谈判两周内重启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表态称,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另一方面,俄罗斯预计将在本月中旬重启维也纳谈判,为恢复伊朗与主要大国在2015年签署的核协议。
当地时间7月1日,贝内特在耶路撒冷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时表示,以色列“决心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因为伊朗“企图消灭以色列”。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与正在访问以色列的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讨论了以色列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双方共同关心的其他问题。
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多次宣布,以色列“将尽一切努力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此外,内塔尼亚胡还表示反对美国为恢复2015年伊核协议而进行的努力,拜登政府表示,愿意在前总统特朗普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重新返回这项协议。
伊朗指责以色列是暗杀其首席核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和袭击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幕后黑手,并企图以此来破坏伊朗的核计划。
在有关维也纳谈判的问题上,俄罗斯外交部6月30日表示,希望在本月14日之前,恢复这场谈判。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证实,过去几个月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谈,取得了重大进展。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伊利亚诺夫7月1日表示,当与会国为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做好准备时,维也纳会谈便将恢复。他还强调,部分与会者要求宽限更多的时间。
在此之前,欧盟驻常联合国代表奥洛夫·斯科格表示,尽管最近充满了乐观情绪,但仍对维也纳谈判失败的可能性感到担忧。
伊朗及其他参与维也纳谈判的各方强调,这场自2021年4月开启的谈判已经取得了进展,但是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几天前证实,双方仍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美国与伊朗双方均警告称,不可能无限期地继续这场谈判。
铭宣海淘
中国驻德国大使:人权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是对华施压的政治工具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26日表示,在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团结抗疫,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之际,仍有一些势力传播虚假信息和政治病毒,执意挑起对抗。他强调,人权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是对华施压的政治工具。中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多年来取得的人权发展成就不是那些谎言和欺骗所能否认的。
吴恳当天同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员小组线上交流时作出上述表示。
吴恳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欧盟借所谓新疆人权问题单边对华制裁决定,不得不作出回应。我们也注意到联邦议院部分议员就此联署声明。我愿再次强调,中方的制裁同被制裁对象的身份、职业以及言论自由、议会民主制度毫无关系,针对的是他们长期恶意编造、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诋毁抹黑中国,损害中国主权利益的行为,议员更应遵守法律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我还想在此重申,涉疆问题不是人权、民族、宗教问题,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问题。”吴恳指出,新疆通过开展一系列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包括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极大改善了当地安全形势,保障了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谓“种族灭绝”“强制劳动”等论调纯属捏造。不久前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64个国家共同发言支持中方在涉疆问题上的立场。欧方制裁决定建立在谎言和虚假信息基础之上,是完全错误的,中方对此绝不接受。
“人权不是西方的专利,更不是对华施压的政治工具。”吴恳表示,中国有权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多年来取得的人权发展成就不是那些谎言和欺骗所能否认的。我们解决了14亿人的温饱,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为7.7亿人提供了就业,为2.5亿老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实现了14亿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建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体系和基层民主选举体系。当前,中国政治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中国政府的工作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和赞扬,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中国的发展成就本身就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要贡献。”
吴恳强调,对各国而言,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国应首先做好自己的事,集中精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认为相互交流好于讨论彼此,愿同德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平等对话,促进相互了解。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纵火案嫌犯已被申请侦查羁押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德国柏林州检察院3月16日傍晚披露,一星期前向中国驻柏林大使馆投掷燃烧瓶的男子目前已被法院予以刑事侦查羁押。
据德国之声介绍,嫌疑人是一名42岁男性中国公民,被控3月10日清晨向中国驻德大使馆围栏内投掷多枚燃烧瓶。
据此前报道,3月10日清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办公楼一侧被抛掷多个燃烧瓶。
此次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嫌疑人已被当场抓获。
中国驻德国使馆就此同德国有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要求德方立即展开全面调查,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国驻德使领馆馆舍、人员和在德中国公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