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对华索要7000万后,韩国追问我外长是否访韩,中方回应显智慧
韩国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接近,可在政治上,韩国政府却铆足了劲往大洋彼岸的美国靠拢,不仅帮助美国对中方进行围堵,更是以“非法捕捞”为由,针对正常工作的中国渔船。
据环球网此前报道,韩国海警出动四艘大型舰艇,对外国渔船进行特别管制,多艘外国渔船都经过了韩方的调查,只有中国的两艘渔船被韩方以捕捞日志不全为由,对华索要7000万韩元担保金,保证以后不会违反相关规定。
中韩渔业其实一直存在类似的纠纷问题,但有观点认为,韩方此举有针对中国,过度执法的嫌疑。
要知道,以前韩国海警打击所谓“非法捕捞”行为的时候,都会出动海警船,此次却直接动用了舰艇和飞机,这样的规模说是“军事行动”也不为过。
除了行为反常,韩国的解释也有些含糊不清,韩方的报告中称,中国渔船进入了所谓的韩国专属经济区,但“专属经济区”这一概念,并没有得到中国的认同,所以韩国索要7000万韩元保证金更是于理不合。
而就在韩国索要完保证金之后,又一改之前针对中国的嘴脸,摆出一副想要积极推动中韩关系发展的嘴脸。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韩国记者急切追问,想要知道中国外长是否有近期访韩计划。
面对韩国方的提问,中方回应彰显大国智慧。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韩互为重要合作伙伴,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除此之外,关于访韩计划的具体安排,目前没有消息可以提供。
针对韩媒的这一做法,有观点认为,韩媒如此急切地希望中方访韩,背后原因不难理解。要知道,韩国一直走的是“军事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路子,想要在中美两国身上押注。
据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在12月发布的报告中,着重分析了中韩两国近十年来的贸易情况,在2012到2022期间,中韩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增加。
但在韩国倒向美国之后,这一情况就开始改变,2021年,韩国商品在市场的占有率跌至这十年来的最低点,只有8%。
正在这样的事实面前,韩国政府显得有些纠结,一边跟随美国步伐,处处针对中国,一边又希望与中国展开外交,维持良好的贸易关系。
对于韩国这种想要两头讨好的做法,中方早已了解得一清二楚。中国秉承着合作开放的态度,高度重视与韩国的经贸关系,在2022年的中韩交往总结中,中方也明确表示,对于中韩两国2023年的关系发展,抱有深切期待。
但同样的,只在言语上展示诚意是不够的,韩国如果相遇中国保持良好的双边互动,就该身体力行地拿出行动,不要美国一有针对中国的意图,韩国就立刻紧随其后,在舆论上针对中国。
中方进行反制后,韩国态度强硬并报复,强制港澳旅客降落仁川机场
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来,在针对入境的中国旅客的防疫政策上,韩国政府是最严厉的。根据韩方发布的防疫强化措施显示,中国人想要入境韩国,必须经过多重关卡的考验。
第一是签证关。1月31日之前,韩国驻华使馆将限制对中国公民发放短期签证,极少数情况下,申请的签证可以获批。第二是航班关。即使得到了赴韩签证,也不一定能在规定时间订到赴韩航班。因为当前韩国机场来自中国的航班仅为疫情前的5%,韩方打算在此基础上继续缩减航班数量,如此一来,往来两国的航班所剩无几。第三是入境前检测。韩方要求,从中国入境的旅客必须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或24小时快速抗原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才能登机,而且韩方只认韩文或英文阴性证明,中文和对中文进行翻译认证的文件无效。
好不容易闯过三关入境韩国,等待中国人的还有一轮价格昂贵的自费核酸检测,结果未出来之前,中国人需要在指定区域等候。此外,从中国入境人员必须使用韩方的防疫信息录入系统,这个系统要求详细填写个人信息,拒绝填写者下一步活动会受限。
完成上述所有流程后,阴性人员可以开启个人活动,阳性患者将被移送至临时隔离设施管理。韩方对中国的隔离方式,与中国国内的隔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在这一过程中,韩方将歧视中国人的恶毒思想贯彻到底。先给中国人佩戴黄牌用于识别,走单独的隔离通道,然后韩方人员会像押送犯人一样,将中国人带到类似“小黑屋”的隔离点。来到此地后,所有人都要先睡在地上,等候韩方进一步分配,吃的隔离餐通常被放在垃圾桶旁边,没有完成规定的隔离时间,坚决不让出去。
这种赤裸裸歧视中国人的防疫政策,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更不合法,中方必然要给出强势回应。我外交部在韩方颁布新措施之初,就告诫韩方,没有必要对中国旅客实行入境限制。希望韩方秉持科学原则,保障两国人员安全往来。数天后,针对包括韩国在内的没有调整防疫措施的国家,中方发出警告,表达了对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企图达到政治目做法的坚决反对,中方将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警告到这一步,韩方依旧是无动于衷,我外长秦刚在与韩国外长朴振通话时,不得不对韩方下最后通牒。秦刚对韩方近期对自华入境人员,采取临时限制措施表达了关切,希望韩方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此事。
我外长亲自打电话过问,韩方仍无视中方关切。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方宣布了对韩反制措施:从即日起,中国驻韩国使领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中方强调,停发签证政策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韩方铁了心在防疫政策上同中方硬碰硬。韩国政府回应中方反制措施时辩称,韩方防疫措施有其科学和客观依据,韩方对中方的措施感到遗憾,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传达韩方立场。韩方表达强硬立场后,又跟进了针对中国港澳居民的反制措施,要求即日起,由这两地入韩的航班一律降落至仁川机场。韩方新的无理要求,将导致港澳航空公司相关航线遭受重创。
既然在防疫政策上,中方无法叫醒装睡的韩国政府,那么中方别无选择,只有加码反制措施,直到韩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韩式饺子?韩国希杰集团更名在日发售饺子产品,改叫“MANDU”
【环球网报道记者 林泽宇】日本韩流网站“WoW!Korea”7日报道,韩国食品龙头企业“希杰集团”7日表示,为了培养品牌,已更名在日本发售的旗下“BIBIGO王饺子”等6种产品,新名称采用所谓的“MANDU/만두(即韩式饺子)”。
据报道,今后,“BIBIGO王饺子”将被更名为“BIBIGO王MANDU”,而“BIBIGO水饺”则会变为“BIBIGO水MANDU”。此外,报道称,为了让日本消费者“正确了解”所谓的“韩式MANDU”,包装上还将用日文、英文、韩文三种语言书写商品名称。
报道称,为了让所谓“韩式MANDU”成功被日本市场接纳,“希杰集团”将推进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现在由韩流明星朴叙俊出演的“MANDU”介绍广告已经在日本电视和网络上播放。此外,“希杰集团”计划2022年1月16日在东京都“涩谷109”大厦地下2层新开放旗下餐饮品牌“BIBIGO”专卖店,通过实体店向日本消费者传播“MANDU”等菜品。
“希杰集团”为了在日本推广所谓的“MANDU”大费周章,不过,一些日本网友并不买账。有人评论称,“所谓的MANDU其实就是饺子吧,‘王MANDU’里面还有个‘王’子,从命名中就能看出来是中国发祥的食品。尽管如此,还故意加上‘韩式(叫法)’发售,无法理解。”
提前看!韩国明年总统选举 “五强争霸”格局基本成型
李在明(左)与文在寅
海外网11月3日电 韩国定于2022年3月9日举行总统选举。除了最大在野党国民力量党的候选人尚未揭晓之外,其他四个朝野政党的候选人均已敲定。韩媒《亚洲经济》指出,大选“五强争霸”格局已基本成型。
安哲秀
据报道,已经敲定的四名候选人,分别是: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在野党国民之党党首安哲秀,韩国前经济副总理金东兖,以及正义党国会议员沈相奵。其中,李在明被视为文在寅热门“接班人”。
另一方面,国民力量党的候选人,也将于11月5日揭晓。前检察总长尹锡悦、国会议员洪准杓、前国会议员刘承旼、前济州道知事元喜龙4人将对这一资格展开争夺。其中,民调显示,尹锡悦和洪准杓的呼声最高。
洪准杓
11月1日,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目前,李在明在总统候选人以及潜在候选人中的支持率,被尹锡悦超越0.1个百分点,同时以微弱优势领先洪准杓。(海外网 刘强)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个“零生育率”国家诞生?年轻人不结婚也不愿生娃,原因有三
根据《潇湘晨报》报道,韩国的生育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1以下,外界都在讨论,继续保持下去,世界上首个“零生育率”的国家或要诞生了!出生率如此低下,主要就是因为年轻人不结婚也不愿意生娃。对于这个表现,专家做出分析:原因有三点,分别是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社会问题。
韩国迎来人口危机
韩国官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韩国生育率始终保持在1以下,去年为0.84,打破历史新低,在国际上也是位于低水平。不排除继续保持下去,全球第一个“零生育率”的国家就此诞生。按照标准,要想让韩国人口保持稳定趋势,出生率就得保持在2.1左右,如此一比较,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生育率如此低下,已经引发韩国的不安,继续下去,难道真的要应了专家说的韩国或将成为第一个消失的国家吗?另外,人口负增长后,韩国的劳动力会紧缺,连人才都难求,国家还怎么发展进步?根本指望不上!
要想解决生育率的问题,当务之急就得找根源,搞清楚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肯结婚,也不愿生孩子?带着这个问题,潇湘晨报的记者来到韩国做起了调查。期间,有111名韩国人接受采访。
记者共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否愿意在32岁前生孩子?32岁是韩国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结果是一半对一半,不愿意的人略高。
第二个问题是,认为导致韩国生育率低下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大部分韩国人认为和经济压力有直接关系。
第三个问题,是否为现在的生育问题发愁?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感到不安。
三点原因分析
做完社会调查后,记者找到了韩国生育机构,负责人做出回应,年轻人不结婚也不愿生娃,原因有三。首先是经济压力。如果是在中小型企业上班,年轻人会面临收入低、没有经费结婚生子。据了解,在韩国中有一个习俗,就是孩子成年后搬出去居住才算真的独立,否则就会被看出是啃老族。而现在,韩国啃老族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多人因为买不起房子,只能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这批人群不是不想结婚生子,而是因为没有经济条件。
其次是就业压力,尤其是针对女性。职场竞争激烈,一旦女性怀孕生子,肯定是会影响事业。在生下孩子后,一边工作一边又要照顾家庭,很多女性不愿如此辛苦。据调查,有32% 的受访人支持丁克,其中女性占多数。现代人的思想比较开放,女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相夫教子,她们更愿意通过事业证明自己的价值。
最后一点就是社会问题。早期,韩国为控制人口猛涨推行过限制生育的政策。到1983年的时候,韩国终于将出生率控制在2.1的标准值。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往后韩国出生率并不曾稳定在2.1左右,而是在不断下跌。
其实,韩国现在面临的人口问题,在我国、日本包括俄罗斯同样在经历。各国也先后采取了措施,给多胎家庭提供补助或者进行住房补贴等等。俄罗斯甚至还提出计划,给三胎家庭直接发放100万卢比作为奖励。
由月亮计划的游戏联想到国内手游的未来
月亮计划至今发布的游戏,虽然皆是买断制的端游,但游玩者却十分容易将它与国内手游联系起来,并进行一些对比。这很好理解,毕竟国内手游的运营方式大多数是借鉴的日韩的,而月亮计划是韩国公司,韩国手游起步的比我们早,也就是说,当我们还在玩4399上的盗版小游戏时,与我们同龄的韩国小孩已经开始玩二次元美少女抽卡类游戏了。因此月亮计划将游戏做得像手游也不足为奇。(当然这种运营方式亏的还是比较多的)
月亮计划现今一共发售了两部游戏,分别为《脑叶公司》和《废墟图书馆》。月亮很会积攒粉丝,第一部脑叶公司用基金会的嚎头,吸引了许多路人,然后又用其深层的剧情,一下子让他们无法自拔;随后又用其独特的世界观,成功将自己与基金会区分开来,一波操作堪称绝唱。图书馆发售后我却发现,游戏中许多人物居然是致敬明日方舟的!当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月亮计划画师是方舟粉。不过,在此之前我一直都不屑将方舟与脑叶、图书馆比较。因为相比国内许多为赚钱为生的手游,月亮计划的大多数游戏是为了“梦想”。
这里就引入主题了:我认为国内手游之所以止步在二次元美少女抽卡类氪金手游,并不是因为玩家思想局限与脑中对性的渴望和赌徒心理,而主要是因为国内绝大部分手游制造商没有足够的“觉悟”。此等觉悟,自然会牺牲一部分先行者,但总归会有人踩着前人的尸体走向终点。
手游界的革新是必然的,但想要做到像月亮计划的游戏那样,一是作为二次元游戏却没有任何黄色媚宅内容,二是要在剧情中影射现实,三是要突破审核创作出真正成人向的东西,四是要将在游戏中创造出一个真正惊艳玩家的世界观…基本上是亏钱的必然结局。但正如同我刚开始说的那样,需要牺牲“先行者”来换来手游界的革新。可是,那样的先行者几时才能出现?也许已经有这样手游冒出头来,可是却如晨间的露珠、雨中的昙花一般,转瞬即逝……但手游界的新世界绝对会到来。玩家的审美在变化,等到无论多大的福利都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时,手游自然会转型。
所以……我们究竟是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究竟是玩家审美变化改变制作商策略,还是有先行者来改变我们的审美?我希望这样的革新能尽快到来。月亮计划肯定是选择了“月亮”,这一点从他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而我们何时能放弃那六便士也是个问题。
韩剧迷网
韩国要恢复使用汉字?韩国专家大力推崇,却遭到了日本网友的嘲讽
汉字的归属权是哪个国家,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韩国前段时间却掀起了这样一股风潮,一些韩国专家提议恢复使用汉字,却在韩国国内遭到了大部分民众的一致反对,而部分日本网友得知此事后,居然还发出了“如果读不懂汉字,也就读不懂国家历史课本”的嘲讽,那这究竟又会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有资料显示,韩国也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家之一,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过中国的影响,起初韩国居民的姓名和史书采用的也都是汉字,但随着韩国越来越强大,发展也越来越好之后,韩国相关部门就开始废除汉字,开始使用韩语,教育图书大都使用的都是韩文,而汉字则变成了一门选修课。
但在数年之后,部分韩国专家却又重新发起提议,推崇教育图书可以使用汉字,也能将韩文和汉字结合起来使用,让年轻人更好、更到位地了解内容。但这样的提议并没有受到大家的支持,而是受到了大部分韩国民众的反对,韩文协会更是对此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根据韩文协会的说法,韩文对于韩国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也可以更加形象地让民众了解到相对应的知识,若是将课本中的文字改为韩文和汉字混合的话,那将会影响到韩国信息化的进程,甚至还会耽搁韩国科学化建设的进程,也不利于青少年民众的理解,所以不值得推崇,应该反对。而韩国网友也纷纷在网络平台发表看法,也因此传到了世界各地,日本网友也收到了消息。
但意外的是,日本网友居然加入了嘲讽阵营,甚至还发表出了“不使用汉字实在不是个明智之举”“用汉字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本国历史的真相”“怎么连自己国家的历史真相都不愿意看到”“如果读不懂汉字,也就读不懂国家历史课本”的嘲讽,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不少不利于韩国的言论。
其实,无论韩国是否愿意恢复汉字,历史都不会发生改变,一切真相事实也不会因为文字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而作为其他国家,不应该肆意对别人进行嘲讽,这样的说法也不太妥当,也会落人话柄的。对此,屏幕前的您有什么看法?
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仅限交流目的,如有误发导致的侵权请私信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