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双双下挫,韩国的“骄傲”不再,尹锡悦错过正确选项
韩国的GDP跌出世界前十,韩流也走向没落,要知道,经济和文化都曾经是韩国引以为豪的领域。可以说,尹锡悦治下的韩国,正快速丧失骄傲的资本。
韩国央行前不久宣布,本国2022年GDP为1.67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直接滑落3个位次,从全球第10大经济体变成了第13大经济体,曾经被韩国政府官员用来炫耀的标签再也不好使了。
韩国的经济实力显然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冲击,经济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排名的滑落意味着,韩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下降。
韩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是出口的下降,其经济模式对出口的依赖度非常高,而且主要是依赖对华出口。但是当前韩国政府面临着对华贸易逆差的困扰,却没有有效的对策。
数据显示,中韩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2023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出口同比减少了19%。与此同时,韩国对华进口仅减少了5%,而且对于电池、蓄电池的工业原材料和计算机、电器等进口的依赖,还在不断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尹锡悦政府还在不断倒向美国,追随美国的“脱钩”战略,在国际问题和中国内政问题上不断挑衅,恶化中韩关系。
尹锡悦似乎是想让美国市场来取代中国市场,同时通过美国扩大韩国影响力,而继续开拓全球市场。但是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用。
如果经济地位的滑坡是让韩国硬实力受损的话,那“寒流”的没落,则是软实力遭受的打击。
韩国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以“韩流”为代表,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随着外国资本比如网飞、迪士尼等的进入,韩国本土文创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最新的数据显示,韩国电影业的复苏速度远低于预期,观影人数只相当于2017年至2019年的一半,而且韩国本土电影票房同比缩水9.2%,进口片销售额则同比大增109.5%。
曾经大火的韩剧和流行音乐的情况,也依然不容乐观。因为电视台和流媒体平台的财政困难,剧集和综艺节目都在大幅缩减,预计明年的剧集数量将缩减为今年的1/3。而全球流行音乐热歌榜上的韩国歌曲越来越少,唱片出口大幅下滑。在“韩流”最为火热的东南亚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行业的衰落趋势已经肉眼可见,一些韩国明星开始担心未来会失业。
虽然韩国的一些分析认为,“韩流”的下滑主要是外部资本进入造成的,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避重就轻。经济不景气导致韩国消费者的支出减少,也是导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也正是因为竞争力下降,所以面对外部竞争时才会显得如此脆弱。
而且所谓的“韩流”大部分也都是对西方流行文化的模仿,真正属于韩国文化的东西并不多,很多明星也都是流水线制造出来的,自然竞争不过正品。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真正有着韩国独特社会文化的作品,比如此前大热的韩剧《黑暗荣耀》,韩国电影《寄生虫》等,在国际市场上仍受到了广大的欢迎。因此这次“韩流”危机,或许对于韩国文化产业来说也是一次拨乱反正的转型机会。
韩国面临的困境,尹锡悦政府自然应该负责,需要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经济复苏和多元化发展,而不是只在政治上一脑袋扎进美国的怀抱。在文化产业上,尹锡悦政府也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促进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显然,尹锡悦都错过了正确的选项,把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所谓的“国际观瞻”放在了第一位,也造成了当前韩国的困境,让国家快速丧失“骄傲”的资本。
韩国外交官专机抵京,想安排两国高层会谈,外交部回应给足排面
据媒体报道,近日韩国外交部次官补崔泳杉的专机抵达北京,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与陈崔泳杉进行了见面。尹锡悦政府上台之后一边倒向美国,中韩关系急转直下。这次韩国外交官专机抵京想要安排中韩两国高层会谈,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给足排面。
韩国外交官到中国访问
继美国务卿布林肯、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之后,作为美国的盟友,现在韩国外交官也来华访问。这一次韩国高官到北京,释放了非同寻常的信号,证明至少韩国没有关闭与中方沟通交流的大门。
事实上中国一直非常重视与韩国的关系,此前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与韩国最大的在野党党首李在民进行会面。这一举动让尹锡悦政府彻底坐不住了,但是也释放了韩国仍然有人愿意与中国维持友好的关系信号。
这次崔泳杉与中方官员会面的时候,还提到了中日韩三国合作。中韩双方就两国关系和未来的合作深入进行了交流。崔泳杉公开表示,韩国始终尊重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崔泳杉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有所求,有媒体指出,韩方想安排两国高层进行会谈。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给足排面
中方一直强调韩国是中国搬不走的邻居,中韩两国同样都是东亚地区十分重要的国家。这一次面对韩方释放“安排两国高层会谈”的请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经中韩商定愿意加强双边外交沟通,但具体事宜暂无信息可以提供。
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也给了韩方一个台阶下。中方强调了与韩方沟通的意愿,后面的一句话又向韩方亮明态度。想谈可以,韩方得拿出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诚意。现在韩国之所以急于与中国沟通,改变了之前强硬的态度是因为如果再不改善韩国的经济就要爆雷了。
针对尹锡悦政府错误的外交政策,包括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在内的多位韩国政坛大佬都提出了批评。近日,文在寅表示,尹锡悦政府当前的外交安保观念与韩国历史发展方向不符。有韩媒批评尹锡悦政府“让韩国站在了对抗中国的最前线”。
面对国内的一片声讨,尹锡悦政府彻底坐不住了。此前尹锡悦政府想的是一味讨好美国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然而这样的外交政策只会将韩国推向更加危险的边缘。
韩国国会议员团在东京集会,抗议核污水排海
韩国在野党籍、无党籍国会的部分议员7月10日在日本东京同日本公民团体一起集会,敦促日本政府撤销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计划。
韩联社7月10日报道称,“阻止向海洋倾倒福岛核污染水国会议员团”当天中午12点冒着36.1摄氏度的酷暑来到日本首相官邸前参加集会。议员们举起写着“勿向大海排放放射性污水”“莫忘福岛”“一起守护大海”等日文标语的旗帜。
韩国共同民主党籍议员朱哲铉表示,日本将核污水排海是污染全世界共同拥有的大海的反世界、反人伦行径,公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分明有处理污水的其他方法,却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海洋排放。朱哲铉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综合报告无法成为排污入海的免罪符和正当理由。
日本的和平·人权·环境论坛共同代表藤本泰成表示,将为守护环境和生命而与韩国公民并肩斗争,并声称有技术可以清除多核素去除装置无法过滤的氚。
韩国外交官抵达北京,想安排两国高层会谈,外交部回应绝了
自尹锡悦上台以来中韩关系持续遇冷,韩国总统尹锡悦多次发表对华强硬的言论,此前尹锡悦更是悍然把台湾问题跟半岛问题挂钩,认为二者都是国际问题,中方对此强烈反对并提出抗议。然而韩国却心有不服,倒打一耙批评中国不应该指责韩国总统,中韩关系就此继续僵硬。
众所周知,韩国在多方面政策都跟美国挂钩,美国对华强硬,韩国自然也就跟上,就连台湾问题的相关论调都跟美国政客如出一辙。不过就在最近,在中国宣布对镓以及锗这类关键半导体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后,韩国态度突然就软化了,立马主动寻求跟中方展开沟通对话。
韩国外交官飞抵北京
韩国虽然对美国亦趋亦步,但在自身关键利益有可能受损的情况下,韩国还是不断选择了主动跟中方联系。据外媒报道,最近,韩国外交部乘坐包机抵达北京,韩外交部次官补崔泳杉与中方副外长孙卫东进行了会晤,双方就中韩关系展开了深入交流。补崔泳杉在这时候倒是很会说话了,称韩国始终尊重并坚持“一个中国”,无意干涉中国内政,同时还表示希望中韩关系能够重回正轨。
当然,韩国政客这次来中国,除了政治问题外,经济问题才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还有别的目的,例如希望能够安排中韩两国高层在即将展开的东盟地区论坛期间进行会谈。简而言之,韩国想要跟中国高层面对面好好谈一谈。对此,中方的回应可谓是给足了体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同意共同推动中韩关系早日克服当前困难。”不过关于韩国想要进行进行高层会谈的问题,汪文斌提到:“目前我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中方的回应给足体面
中国的回应没有直接拒绝,可以说是真的为韩国留有最大程度的体面了。要知道,如今的中韩关系不容乐观,并不是韩国外交官一次访华,一个轻飘飘的口头上承诺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就可以彻底改善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尹锡悦的领导下,韩国自上而下都对华表现出了极为不友好的态度,不论是在中国疫情政策放开之初区别对待游客,还是前段时间决定中断两国航班等等。韩国都表现出了对中韩关系就此遭到破坏也无动于衷的嚣张嘴脸
韩国政坛风云再起!40万人“逼宫”尹锡悦,文在寅也开始反击了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韩国政坛,但在尹锡悦的执政下,韩国政坛和社会的矛盾正愈发尖锐。
当地时间7月3日上午,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民主劳总)宣布启动为期半个月的大罢工。
当天,民主劳总高层在尹锡悦的办公地——首尔龙山总统府举行记者会称,总统用国民赋予的权力打压劳动者,破坏韩国的民生和民主。
民主劳总此次罢工剑指尹锡悦,并以“敦促尹锡悦政权下台”作为此次罢工的口号。
不论是从规模还是范围上来看,此次罢工在韩国历史上都是颇为罕见的。
此次罢工涉及汽车制造、金属、医疗卫生、快递、货运等多个行业。
民主劳总委员长梁庆洙透露,预计将有超过40万名劳动者参加此次罢工,还有20万名劳动者走上街头进行抗议。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罢工的主要目的大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扩大劳动者收益,但这次罢工却充满政治因素。
按照韩媒的说法,民主劳总此次罢工的主要目的包括:要求政府修改工会法、阻止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强化政府责任、保障劳动者言论和抗议自由等。
由于首尔将是此次大罢工的主要地区,当局已决定抽调近万名警力严阵以待,以避免罢工现场出现混乱的情况发生。
民主劳总成立于1995年,是韩国的一个左翼工会联盟,与其相对的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韩国劳总)并称为韩国两大工会联盟。
虽然创立晚于韩国劳总,但民主劳总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2020年底,该工会联盟已有近132万名成员,遍及各行各业。
尹锡悦上台后,韩国政府屡屡对工会和进步团体进行打压,作为左翼工会联盟代表的民主劳总更是成了“重点打压对象”。今年年初,民主劳总的4名高管的住所遭到韩国执法部门突击搜查,该机构位于首尔的总部也遭到突击搜查。
无数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对劳动者的镇压最终将导致更强力的反弹。更何况,尹锡悦对待韩国劳动者的态度,与其对美日等国的“投降外交”政策形成了巨大反差,最终导致这次大规模罢工事件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民主劳总组止大规模罢工之际,已经退休的文在寅罕见发表政治言论,对尹锡悦进行了批判。
当天,尹锡悦在社交媒体上介绍了自己的老部下、前韩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崔钟建写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为《和平的力量》,其内容包括文在寅政府是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
文在寅称,从卢泰愚到金大中、卢武铉,再到他的政府,历届韩国政府都主张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让韩国外交局面总体保持平稳,国民收入稳步增加。
文在寅最后还写道:“尽管对比明显,但依然还有很多人未能摆脱冷战思维。”明眼人一看便知,文在寅所说的“很多人”,显然指的就是尹锡悦。
在40万名劳动者“逼宫”尹锡悦之际,文在寅的这番批评无疑又是一记重拳。考虑到文在寅拥有众多支持者,不排除此次大罢工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尹锡悦政权下台!”韩国40万工人宣布罢工两周,要求上调最低工资
去年年底,韩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出租车司机大罢工,近10万名出租车司机走上街头抗议,抵制运营商发行的拼车软件。在此之前,韩国的卡车司机也曾举行过一次罢工,与政府取消卡车司机的补贴政策有关。时隔数月,韩国再次爆发大规模罢工,但这次参与罢工的不仅仅是司机,而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数十万韩国民众。这次罢工使得韩国总统尹锡悦面临着提前下台的风险。
韩国40万人罢工两周
据韩国媒体报道,最近,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宣布从7月3日开始进行为期两周的总罢工,预计参与人数将达到40至50万人。该劳工组织的罢工目标包括要求尹锡悦政府下台、上调最低工资、制止日本核污水排海、反对镇压工会和乱改劳动制度等。这些要求几乎都直击了韩国政府的要害。
据了解,大部分行业工会将只参与一到两天的罢工,而快递工会将罢工三天,可能会导致快递物流略有延误。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卫生医疗工会将进行无限期的总罢工,这必然会给患者带来不便,甚至引发社会恐慌。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将在大罢工期间举行多次全国各地的烛光集会,要求尹锡悦政权下台。
“尹锡悦政权下台!”
自尹锡悦上台以来,不断迎合美国和日本的意愿。首先,尹锡悦主动原谅了日本政府,并帮助解决了二战劳工赔偿问题,引发了国内人民的愤怒。随后,他紧随美国的对华政策,限制国内企业对华出口,导致韩国经济持续走下坡路。尹锡悦的支持率不断下跌,他可能面临弹劾下台的风险。
这场韩国的大罢工事件凸显了民众对政府政策的不满和对劳工权益的关注。罢工者们要求政府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权益,并呼吁政府回应人民的诉求。他们认为尹锡悦政府的政策偏向于满足外部利益,而忽视了国内的民生问题。
然而,罢工也给韩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此外,政府和劳工组织之间的对立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紧张局势和社会分裂。
在当前的局势下,韩国政府和劳工组织应该保持对话与协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政府应倾听民意,关注民生问题,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保护工人权益。
最重要的是,韩国社会各界都应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暴力和激化矛盾。毕竟法国暴乱的例子还摆在尹锡悦面前呢。
尹锡悦深陷困境,40万人罢工要求他下台,巴黎骚乱或在首尔上演?
韩国总统尹锡悦上任后不到一年半的执政生涯,几乎可谓是在民众的“滚动大罢工”中度过的。据环球网报道,继韩国渔民掀起主题为“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入海”的静坐集会不到半个月后,韩国工会联合总会也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前召开记者会,宣布正式启动为期两周的轮流罢工,并赫然打出“尹锡悦下台”的口号。
参加罢工活动的人数不低于40万
据悉,这次大罢工将持续到本月中旬结束,预计共有40~50万人参与,还将有超过20万名劳动者也将涌向街头进行抗议。在这一过程中,抗议者们将在韩国全国范围内同时举行烛光守夜活动,以“敦促尹锡悦辞职”。为防事态生变,韩国警方已计划将部署约1万名警员应对此事。
罢工人群提出“让尹锡悦下台”的诉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韩国工会以往发起的诸多罢工活动中,多是为劳动者争取收益等,但此次罢工却直接剑指尹锡悦政府,还提出了多项政治诉求,这就显得很不一般了。据报道,这几十万人的诉求有“提高最低工资”、停止政府“亲财阀、反劳工”的行为,以及扩大公共福利待遇等。
尹锡悦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碰杯
与之前的韩国渔民抗议活动相同的是,此次由韩国工会组织的全国大罢工的诉求亦包括“政府拿出实际行动,以阻止日本向大海排放污水”。可见,尹锡悦政府毫无底线的“亲美媚日”嘴脸,实在是让该国上上下下都看不下去了。而这几十万人以“推翻尹锡悦政府”为口号举行罢工,更反映出当前的韩国政府施政纲领出现了问题,即内外政策严重激化了政府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
尹锡悦政府要求罢工活动立即停止
此事一出,尹锡悦的经济团队和韩国贸易协会所属的六大经济团体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尽量减少此次罢工对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的影响。首尔方面发布声明称,在韩国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之际,政府要求劳工群体立即停止这种“师出无名的非法罢工”。
韩国经历了长达16个月的贸易逆差
之所以说“韩国处于十字路口”,是因该国刚刚在上个月实现了11.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勉强止住了长达16个月的贸易逆差。不难想象,在来之不易的向善趋势面前,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希望尽可能地让其保持住,而非让顺差宛如昙花一现。然而现在,几十万劳动者长达两周的大罢工,必将不可避免地对韩国的正常生产活动造成沉重的打击,尹锡悦团队的努力极有可能就此付诸东流。
正在巴黎上演的事情
进一步来想,倘若这种大规模抗议活动演变成激烈程度更大的示威浪潮,那或将上演“韩国警方VS劳动者群体”的肢体冲突事件,乃至变为一场骚乱。就如当前在法国首都巴黎发生的事情那样,首尔街头恐也会陷入一片混乱,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国家形象受到的打击,最终都会被算到尹锡悦的头上,谁叫其“治国不力”……
尹锡悦或将迎来新的烦恼
总而言之,如果首尔方面不能拿出有效改善经济发展的解决方案,且安抚民众对政府的不满,那总统尹锡悦的支持率只会持续下跌,而韩国国内也将轮番上演此类抗议示威活动,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如此一来,即便尹锡悦不至于下台,他或许也会因种种烦恼而“掉一层皮”……
总统宝座不稳?韩国40万工人进行“大罢工”,高呼尹锡悦下台
尹锡悦担任韩国总统以来,推行的种种政策备受诟病,也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尤其是为了缓和与日本的关系,在二战劳工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引起民众痛批。这种情况下,韩国爆发了一场40万人的大罢工,要求尹锡悦下台。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前,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将启动为期两周的大罢工,目的是为了敦促尹锡悦下台。据悉,将有40万人参加此次罢工,超过20万人将涌向街头举行抗议,包括快递工会、现代汽车工会以及金属工会等。与以往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抗议不同,此次罢工旨在打击尹锡悦政权,反抗政府推行的种种政策。
声势浩大的罢工在韩国引起了巨大争议。韩国官员称,在需要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时刻,一些人却鼓动劳动者展开罢工。韩国首尔警方决定投入9300名警察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表示将对违法行动采取措施。
韩国爆发大规模的抗议和罢工,与国内经济艰难,以及政府力挺日本排放核废水一事密切相关。
近段时间以来,韩国经济复苏举步维艰,6月制造业活动萎缩速度加快,产出和新订单大幅下降,已经是第12个月处于萎缩状态,创下了历史纪录。最新数据显示,韩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由于担心经济低迷的情况持续,商业信心也不断下降。
此外,尹锡悦为缓和日韩关系做出的种种妥协也备受诟病。尤其是随着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日期不断临近,尹锡悦政府不仅不反对,甚至直言这是最现实的处理方式。韩国执政党议员更是在视察海鲜市场时,带头喝核污水,甚至还建议同行的议员们一起品尝。该议员声称,海鲜池里的水来自韩国沿海,其中含有的核辐射物可能比日本要排放的核污水浓度还要高。
韩国在野党和民众纷纷痛斥其作秀,指责尹锡悦政府为了支持日本政府,无所不用其极。
一直以来,尹锡悦的支持率始终在40%左右徘徊,韩国社会对于政府的批评声音也很大,部分民众表示,尽管担心罢工活动会影响正常生活,但还是对此举表示支持。
有分析称,罢工问题或许只是尹锡悦政府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尹锡悦不顾国家利益盲目跟随美国政策,民众的权利被彻底无视,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或将面临一场更大的危机。
韩国也要对华脱钩?尹锡悦亲去越南,谈稀土开发,可惜现实不允许
韩国似乎在计划对华脱钩。
6月22日,受越南国家主席邀请,韩国总统尹锡悦对其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双方就两国深化矿物供应链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据韩国政府发布的联合声明显示,双方将共同开发越南稀土资源,并在越南设立开发和加工中心,旨在巩固两国在关键矿物上的联系。
韩国作为一个具有世界领先半导体产业的国家,其核心材料之一就是稀土。因此,韩国与越南联合开发和加工稀土资源,从理论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韩国媒体却趁机炒作,称韩越联手开发稀土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家,占据着稀土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韩国一直依赖中国稀土进口,但由于中韩之间的关系紧张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考虑,韩国一直在寻找稀土供应链多元化的途径。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统计数据,韩国在半导体生产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对华依赖度非常高。其中,在半导体生产领域,韩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54%。而在电动汽车使用的永久磁铁稀土方面,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更是高达近86%。
韩国之所以如此依赖中国稀土,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远超第二名。仅去年一年,中国的稀土产量就占全球总产量的近70%,达到了21万吨。由于中国稀土储量丰富,韩国不得不从中国进口这些资源,以满足自身产业发展的需求。
在新能源电池行业,韩国也高度依赖中国。锰是新能源电池两极材料所必需的关键矿产,韩国对中国锰的依赖度高达97%,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意味着韩国几乎完全依靠中国进口锰矿石来支撑其新能源电池产业。
这些情况表明,韩国要想彻底与中国脱钩断链,在短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且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结合尹锡悦政府近期一系列行为,让人难以不怀疑其正在加速与中国脱钩。特别是在“萨德”系统的部署问题上,韩国政府选择无视多方关切,执意加速推动该系统的全面部署。这一决策既违背了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也将给中韩关系带来消极影响。中方曾多次警告韩国妥善处理,否则会阻碍中韩关系,然而韩国始终置若罔闻。
紧接着多家韩国航空公司宣布减少中韩航线,给出的理由是中韩关系紧张,乘客数量较少。然而事实是,关于中韩关系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韩国一直不予重视深刻反省自身,并频繁与美国一同挑衅中国。
中方敦促韩国认真反思自身的错误,并改变在涉华问题上与美国挑衅中国的立场。只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加强友好交流与合作,中韩关系才能得到修复和发展。
中韩关系的回暖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中方呼吁韩国继续与中国保持沟通,并避免进一步采取损害两国关系的行动。同时,中方也希望韩国能够加倍努力,恢复中韩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唯有如此,中韩关系才能够逐渐稳定,并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总而言之,韩国政府近期对华行为引发了人们对中韩关系的担忧。尽管韩国多次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战略沟通,但其当前行动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鉴于韩国正面临着经济下滑和外交风险的挑战,其应认真思考其所做的决策对自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影响,加强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以确保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韩外长表态:无理由与中方反目,将加强战略沟通
(观察者网讯)一段时间以来,韩国尹锡悦政府在涉华敏感问题上趋附美国,频频发表错误言论、挑衅中国,导致中韩关系持续紧张。随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中美关系释放出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韩媒于日前纷纷撰文,呼吁韩国政府尽快修复对华关系。韩国外长朴振也在25日表示,韩方没有理由与中国“反目成仇”,也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韩方将继续加强同中方的战略沟通。
朴振:“没有理由与中国反目……将继续加强同中方的战略沟通” 韩联社报道截图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5日上午,朴振在做客韩联社TV的一档节目时谈及韩中关系。他表示,韩国政府没有理由与中国“反目成仇”,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朴振表示,本着互尊互惠的精神,推动韩中关系成熟健康发展是尹锡悦政府的基本立场。
然而,朴振在发言中延续了韩国政府的不当观点,妄称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的相关讲话是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并且“有违外交官的本职”。
本月8日,邢海明大使在会见韩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时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韩国和中韩关系。当前中韩关系遇到不小的困难,坦率讲,这其中责任不在中方。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关乎到中韩关系的基础。希望韩方能够恪守承诺,切实尊重中方在台湾等问题上的核心关切。
邢海明指出,中韩关系面临着外部因素的挑战。美国正竭力打压中国,有的人赌美国赢、中国输,这显然是误判,没看清历史大势。他强调,现在赌中国输的人今后一定会后悔。
韩国部分官员随后将其炒作为所谓“争议言论”。据韩联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13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声称,邢海明的发言令韩国国民不悦,并就邢海明在增进中韩友谊与彼此尊重方面的态度发表了不当质疑。同日,韩国外交部发言人无端指责邢海明的讲话有“干涉韩国内政”之嫌。
报道称,韩共同民主党议员团15日访华期间表示,希望上述相关问题不要再给两国人民带来负面情绪,韩中越是紧张,就越需要进行对话和沟通。
当地时间6月8日,邢海明大使在官邸会见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就中韩关系、朝鲜半岛问题等进行交流。图源:韩联社
25日当天,朴振还被问及美方如何向韩方介绍布林肯18至19日的访华成果。朴振回答说,美方说明的核心内容是,将稳控美中关系,力争推动双边关系朝着竞争与合作的方向前进,而非对抗与矛盾。此外,韩美双方一致认为,在朝鲜核问题上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并且在中方有望就该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方面达成了共识。
韩联社提到,本次布林肯在访华前后,都与朴振进行了通话,双方就对华关系发展方向交换了意见。此外,陪同布林肯一同访华的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还另行访韩,向韩方介绍了布林肯一行的访华成果。
韩联社称,17日(布林肯访华前)朴振在同布林肯的通话中表示,支持美方在艰难环境中为管控美中关系付出努力,并向布林肯说明了韩方在韩中关系上的立场。报道称,有分析认为,朴振在通话中可能提到邢海明近期发表的所谓“引发争议”的相关讲话,并就此敦促中方采取适当措施。
此外,就执政党提出的限制旅韩华侨投票权的说法,朴振说,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慎重考虑相关问题。
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党首金起炫此前称,将“遵循相互主义”,限制在韩国居住的中国公民的投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