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作出承诺后,伊朗与沙特谈判出现裂痕,中国的努力付诸东流?
最近,伊朗一方面对华做出承诺,一方面又逐渐改变对沙特的态度,这些事情是否意味着中国斡旋下的努力付诸东流?
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与沙特在北京握手言和。这不仅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影响力,也让中东开始了“大和解”进程。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大家以为中东就此开启新局面的时候,情况出现了。
前不久,由于中俄在波斯湾三岛的立场上与伊朗存在分歧,伊朗便因此公开表示中俄并非伊朗“唯一选择”,如果有利于伊朗利益的话,伊朗也会与西方国家进行合作。与此同时,伊朗数十名前外交官公开呼吁政府应同时与东西方保持距离。
这样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外界关注。在西方媒体的眼中,伊朗是一块“硬骨头”,它与中俄之间的合作,缓解了西方国家制裁给伊朗带来的损失。
可以说,伊朗的表态,西方国家喜闻乐见。只是没过几天,事情就出现了反转,在中方高层与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进行会晤时,伊朗当即对华作出承诺,表示“伊朗高度重视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样的承诺可谓是给还没来得及高兴的西方国家泼了一盆冷水,只是此后事情再次出现反转,这一次,是伊朗与沙特之间关于争议油气田的谈判出现了裂痕,伊朗表示,要“采取自己的方式”解决。
事情反转再反转,让一旁吃瓜的西方国家“津津乐道”,并有了介入其中的架势。这对于好不容易才迎来“大和解”的中东地区来说,却有着相当大的隐患。
那么,在这里,问题就来了,第一个,伊朗这样做真正的诉求是什么?第二个,中国的努力会不会付诸东流?
我们先来聊第一个问题,伊朗的诉求,说这个问题,就要谈到刚才提到的中伊会晤,在伊朗表态中俄不是“唯一选择”之后,中伊高层进行了会晤,中国一方面是安抚伊朗,另一方面是加强了同伊朗在包括经济领域方面的合作。而伊朗再一次抛出对争议问题的表态,无疑还是想用同样的方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毕竟刚刚向中国作出了承诺,转身就破坏中国的外交成果,伊朗恐怕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聊完伊朗的诉求,我们再来谈谈中方努力会不会付诸东流。其实,如果聊完诉求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就是“肯定不会”。之所以这样判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伊朗明白自己的身份定位。虽然伊朗表态会和西方国家合作,但事实是,伊朗一直是西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西方国家并不会因为伊朗的这一次表态,减少对伊朗的制裁。换句话说,现在伊朗的示好只是一厢情愿,如果因为示好,西方国家没有接受,又把与中俄之间的关系搞僵的话,那么对于伊朗的发展来说,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个,伊朗承受不住冲突带来的损失。虽然伊朗放出了狠话,但是对伊朗来说,一旦与沙特交火,将会损失惨重。一方面,西方国家大概率会向军援乌克兰那样支持沙特,如果打消耗战的话,伊朗承受不起;另一方面,俄罗斯正忙于与乌克兰的冲突,无暇顾及伊朗,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中立的立场,呼吁采取对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因此,从这两个层面来看,伊朗与沙特之间的分歧,最终大概率还是会通过谈判来解决,中国的努力并不会付诸东流。
总之,伊朗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表态,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利益。但有一点伊朗会明白,在西方国家这里,无论伊朗如何示好,想要拥抱西方改变境遇,可能性几乎为零。反转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但有一个事实不会改变,就是与中国合作,是绝对不会错的。
美国的“失败”?美国给予120天豁免,允许伊拉克向伊朗交电费
众所周知,天然气在发电领域内相当重要。就像伊拉克,一直从伊朗采购天然气,为国内民众生活提供电力。但因为美国近年来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导致伊拉克没有办法向伊朗支付天然气费用,再加上伊朗在此前削减了对伊拉克的天然气出口量,导致伊拉克的天然气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国内的电力生产,公民在炎热的夏天十分难熬。
环球网报道,因为天然气进口受限,伊拉克只能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电力,而伊朗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因为美国制裁,伊拉克迟迟无法缴纳电费,面临着随时被伊朗政府断电的可能。此前,伊朗政府已经多次警告伊拉克政府,要求该国尽快支付电费。没有办法,伊拉克只能要求美国解除或者放开部分制裁,让伊拉克向伊朗汇款。
迫于压力,美国政府最终签署为期120天的豁免书,允许伊拉克通过第三国向伊朗支付电费,并将范围扩大到可以向境外的银行汇款,以便伊拉克能够缴纳欠下的电费。但同时,美国也在向伊朗表明,伊拉克的支付资金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很显然,即便是被迫低头了,美国也不想让伊朗政府过得太舒服。
布林肯签署了豁免条令最近几年,伊朗问题及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持续抬升,美国对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试图让伊朗不再发展战略性武器,同时限制这个国家的发展。
就像伊朗核问题,就成了美国最好用的理由。美国政府称,伊朗发展大规模杀伤力武器,对美国和其他国家造成极大威胁。以此为由,美国开始发动其他国家针对、孤立伊朗。随着伊朗强硬派总统上台,伊朗政府开始对美国主动出击了,这令美国十分愤怒,随后对伊朗采取进一步强硬管控,加大对伊制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不稳成为常态。
美国国旗事实上,美伊两国也有缓和关系的机会。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加速全球战略调整,积极实施新战略。奥巴马决心缓和与伊朗关系,加速伊朗核问题谈判,希望借此摆脱“中东泥潭”,以便全力聚焦于亚太地区。而伊朗为了为摆脱因长期遭受制裁而导致的经济困境,鲁哈尼政府也打算改善与西方关系,避免自己被美国和西方国家一直打压。
但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退出了伊核协议,重新对伊朗采取制裁和更为广泛的经济限制措施,阻止其石油出口和重金属工厂生产,阻止其产业生产使用美国技术,同时管制自家部分公司不能与伊朗进行合作贸易,限制伊朗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国家的能源供应。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区域焦点,中东地区不稳定局势重演,伊朗再次被排除在SWIF系统之外,无法与别的国家进行资金汇兑,失去了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国际贸易难以进行,导致伊朗油气出口收入暴跌,伊朗经济受到重创。
第二年,伊朗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体量暴跌,伊朗总体对外贸易损失巨大。与此同时,美国在伊朗周边打造了针对伊朗的小圈子,在周边海域布置海军,对伊朗盟友的武装部队进行军事威胁。
伊朗石油因为此前的交锋,一直都是美国占据上风,因此这次美国准许伊朗政府收电费,在一定程度上被看做美国政府的“失败”。毕竟,美国把伊朗看做自己的“敌人”,甚至已经把它列为了恐怖主义国家。
伊拉克与伊朗第二批天然气输送近期将完成
【伊拉克与伊朗第二批天然气输送近期将完成】财联社7月22日电,伊拉克电力部发言人艾哈迈德·穆萨本周(18日)表示,伊朗对伊拉克的天然气供应已部分恢复,第二批天然气输送也将于近期完成。在美国强调将继续对伊朗执行制裁的背景下,两伊油气交换协议的达成是伊拉克政府在能源供应方面增强政策自主性的一项现实举措。
中东剧变,拉美翻脸,伊朗总统亲赴美国“后院”,都去哪些国家?
“帝国大厦”将倾,留给美国政客折腾的时间不多了。“地缘政治之父”布热津斯基说的中、俄、伊三国联盟终结美国霸权,正在变成现实,尤其伊朗最近,堪称反美急先锋。
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
除了和沙特和解,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组建中东海军联盟,伊朗总统莱希还宣布,到访拉美地区三个国家。分别是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莱希说了,伊朗准备与各方建立起更深入的友好合作关系。就在一个多月之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到访了这几个国家,另外还有一个总统刚访华不久的巴西。
这三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被美国制裁,尤其古巴和伊朗是难兄难弟,足足被制裁了几十年。这些国家深化合作关系,最直接的好处是,通过相互贸易,弥补美国制裁带来的损失,咱们中国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
莱希意识到伊朗需要更多的朋友
以前,美国的制裁万试万灵,不过是因为他们过于强大,没有国家敢冒险跟美国翻脸。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也拉上欧洲盟友拼命制裁,声称普京政权马上就要崩溃,俄罗斯经济将倒退10年。
可现在一年多过去,俄罗斯身背一万多项制裁,经济发展得比某些G7成员国还好,这就让其他国家动了心,怎么,美式霸权已经衰弱到如今的地步了吗?
伊朗和俄罗斯一样,对美国的制裁有非常深切的感触。但即使遭到西方世界围追堵截,伊朗依然非常努力地发展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方面,世界排名靠前。别的不说,单说高超音速导弹,普通国家就玩不起,连美国自己都还没有折腾出来。
普京与莱希会晤
既然有俄罗斯在前面挡子弹,伊朗就可以再往前努力一把。莱希去拉美会和这些国家谈什么不重要,只要他在美国大后方亮个相,就能对该地区,甚至世界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反观美国呢,他们还是在搞“造谣、制裁、逼宫”的老一套,这两天美方不是炒作布林肯访华吗,一些美媒就开始炒作,古巴和中国要搞间谍基地监听美国。咱们先不说,美国在中国周边有多少军事基地,单说传播这种毫无证据的谣言,美方就没安好心。他们想的无非是制造和中国有关的负面言论,某些政客就能拿来当筹码,在内部党争中获取更多利益。这些政治游戏,世界各国真的是看腻了,现在世界经济正在下行,大家只想安心搞经济,度过难关。
美国霸权地位动摇,愈发衰落
这两天还有一个大新闻,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要来中国。前不久该国和台当局“断交”,与中国大陆建交,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也遭到了美方百般阻挠。而现在连洪都拉斯都能顶住外交压力,我们就能看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真的已经大不如前。
说到底啊,就是世界各国,对美国的“单边霸权”已经太反感了。那句话咋说来着,拉美各国的一切悲剧,都是因为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必须抛弃美国,以前是没得选,现在中、俄、伊的怀抱,都已经向拉美国家敞开了。
伊朗召开峰会,将推出新结算系统,俄罗斯等14国出席,中国未受邀
一直以来,美元都是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但随着美国滥用金融霸权将美元武器化,各国为了防范风险,都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尤其是饱受美国制裁侵害的国家。据观察者网报道,伊朗在其首都德兰黑,召开了第51届亚洲清算联盟峰会,而这个由伊朗中央银行主办的峰会,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去美元化”。
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称,与会国讨论过后,计划在一个月内,推出一个结算系统,以涵盖成员国之间的清算需求。按照伊朗方面的说法,新推出的结算系统,可以与美西方主导的SWIFT系统相媲美。而之所以会提出建立新结算系统,则是亚洲清算联盟考虑到,并非所有国家都可以使用SWIFT系统,且能够使用该系统的国家,也需要付出不低的成本,所以决定定制一个专属银行信息系统。
伊朗中央银行国际事务副行长卡里米指出,使用新的结算系统,将大大降低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事实也的确如此,现行的国际贸易体系下,各国均是采用美元计价的方式,进行贸易结算,虽然获得了一定的便利,但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向美国缴纳使用美元的费用。而亚洲清算联盟峰会按照其设想,建立一个新的结算体系,则是在保留内部贸易便利性的情况下,规避了向美国缴费的环节,自然也就会降低交易成本。
当然,伊朗主导的亚洲清算联盟,建立的新结算系统,也只能在内部通行,与体系外的国家进行贸易,依然要使用美元。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旦伊朗方面成功建立新结算系统,美国美元霸权的影响力,将再次被削弱。伊朗也已经为此作出了充分的准备,伊朗媒体报道称,该国中央银行已经设计出了专门的信息系统,用于成员国之间交换银行信息,在上一届亚洲清算联盟峰会上,就已经通知了各个成员国。
显而易见,伊朗宣称要在一个月内,推出可媲美SWIFT的结算系统,并非毫无根据,完全可以基于已经准备的信息系统,与各成员国进行对接,迅速落实相关事宜。而且,在具体如何构建新结算系统的事情上,也能参照SWIFT的架构进行,这可能也是伊朗方面放出豪言壮语,有信心媲美SWIFT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亚洲清算联盟轮值主席还表示,该组织将寻求接纳新成员,以协助这些国家的“去美元化”行动。而本次在德兰黑举行的亚洲清算联盟峰会,除了孟加拉国、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等九个成员国参加,还邀请了白俄罗斯、毛里求斯、俄罗斯、阿富汗和伊斯兰等国参加。在峰会举行期间,白俄罗斯和毛里求斯,已经提出加入该组织的申请,后三者则仅是派遣代表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主办的这场峰会,并未邀请中国参加。伊朗副总统穆赫贝尔谈及“去美元化”问题时,也只是表示愿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尤其是亚洲清算联盟成员国。由此来看,尽管伊朗总统莱希2月份访华时,展现出与中方加强合作的态度,但在某些事务上,伊朗依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不邀请中国,可能是害怕喧宾夺主,毕竟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之迅猛有目共睹。不过,这不代表中国未来不能在“去美元化”的议题上,与伊朗等国进行合作,双方也算是站在同一阵线的国家。
有上合组织做后盾,伊朗底气十足,一周内连续扣下美国2艘油轮
据媒体消息,伊朗海军日前再次行动,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美国油轮,美国第五舰队派出无人机远远拍摄了这一幕。
据悉,这艘油轮在被扣押时悬挂着巴拿马旗帜,在驶向阿联酋港口时遭到伊朗革命卫队海军的拦截。第五舰队发布了相关声明,但并未解释被扣押的具体原因和细节。
这已经是美国油轮在第一周内第二次被伊朗扣押了。上月底,美国一艘油轮在阿曼湾被伊朗扣押,理由是撞死了2名伊朗公民。在扣押过程中,该油轮向第五舰队发出了求救信号,但第五舰队没有任何行动,只是在扣押完成后向伊朗发出警告,不过被伊朗当局选择无视。
有上合做后盾,伊朗底气十足
美方的高压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伊朗面临的巨大挑战。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断升级,不仅冻结了伊朗的财务和经济资源,还导致了通货膨胀、商品短缺和社会动荡的加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包括寻求强有力的后盾。
伊朗的加入上合组织无疑是其中之一。上合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国家共同发起的地区性政治和经济联盟。作为上合组织的新成员国,伊朗将能够与其他成员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在各领域实现更多的共赢。此外,这也是伊朗对抗美国的一种方式。通过加入上合组织,伊朗不但避免了孤立无援的窘境,同时也获得了与其他成员国一起打击美国政策的机会。
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意义不仅在于政治层面的合作,也包括经济层面的互利合作。上合组织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十分活跃。伊朗加入后也将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并有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俄罗斯等经济大国的合作,开展更为广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上合组织还涉及到能源领域的合作,这对于伊朗这个能源出口大国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伊朗扣押美国油轮,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尽管中国已经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缩短了与中东国家之间的距离,但是对于中伊之间的海运贸易来说,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美国的干预让中伊之间的石油贸易面临着重大风险。尽管伊朗表示支持中国,但是由于美国的制裁,使得很多国家不敢轻易与伊朗进行油气贸易。加之美国长期以来对于中东地区保持着高度的介入,通过军事力量和外交手段干扰和控制该地区的局势,中伊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容易受到美国的限制和打压。
其次,中伊双方的经济实力存在不对等的问题,这也影响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伊朗作为一个人口不足8000万的国家,其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实力都远远超过伊朗。因此,在中伊之间的贸易中,中国不可避免地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伊朗需要在谈判中做出更多的让步。
此外,在中伊之间的贸易往来中,也存在着一些地缘政治风险。由于中东地区历史上的地缘政治紊乱和部分国家之间的互不信任,导致该地区的安全局势非常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中伊之间的贸易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地缘政治危机,可能会立即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
最后,中伊之间的贸易往来还面临着一些经济风险。伊朗作为一个石油出口国,其经济主要依赖于油气贸易。然而,由于油价波动的不确定性和供需关系的变化,伊朗的经济一直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所以,在中伊之间的贸易往来中,中国也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形势和经济趋势,以便落实措施,抵御经济风险。
总之,在中伊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尽管双方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众多的困难和风险同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中伊之间的贸易往来能够顺利持续发展。
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和解后,最大的后续来了!
对中东来说,最近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大国在北京实现历史性和解,现在最大的后续来了,伊朗总统莱希将访问沙特。
看国际媒体的报道。
1,伊朗总统负责政治事务的官员穆罕默德·贾姆希迪透露,沙特国王萨勒曼致信莱希,“对这两个兄弟般国家之间的协议表示欢迎,邀请他访问利雅得”。
2,对沙特国王的邀请,“莱希欣然接受”,并强调伊朗愿意同沙特加强合作。
3,访问具体时间还未披露,但近期沙特和伊朗外长将举行会晤。
而受沙特和伊朗北京历史性和解的鼓舞,伊朗和巴林关系也正在解冻。一度断交的这两个中东国家,将很快开放大使馆。
此外,在中东另一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埃及总统塞西将举行会晤,这标志着两国“10年关系疏远期”的结束。
而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改善,显然也对也门局势带来积极影响,一场血腥的战争或许将走向终结。
中东正在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中国则扮演了重要的劝和促和的角色。也难怪基辛格最近也感慨,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和解,堪比当年他和尼克松访问中国,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和平缔造者的出现,“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
现在的中国和中国外交,确实很不一样了。
“我问总统,他没有漏一丝风,中方和沙特也没有”
据@CGTN 12日消息,作为伊朗总统莱希访华代表团的成员,德黑兰大学副校长、知名伊朗学者马兰迪透露了伊朗与沙特“北京和解”幕后的细节,并解读了北京会谈能够成功的原因。
他直言不讳地抨击美国多年来在西亚地区制造的肮脏战争与动乱,并认为中国正在该地区扮演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调停角色。
另据CGTN主持人@王冠Guan 12日发布的消息,马兰迪首次透露:一个月前伊朗总统莱希访华之际,中方提出三方在北京进行会谈的建议,伊朗方面随即答应。马兰迪说:中伊最高层之间就促成沙伊对话的决定“就发生在你们(2月15日)对莱希总统专访前的几个小时”。回溯间仔细想来,一切必定是经过了慎重考虑。当时我问莱希未来与沙特复交的前景。总统没有漏一丝风。后来中方和沙特也没有提前漏一丝风。一直到谈判成功。保密做得好,摩萨德和西方情报界几乎没有渗透,这或也是北京会谈能成功的另一个因素。
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
来源:CGTN
揭秘沙伊复交背后,中沙伊三国达成绝密协议,瞒过整个西方情报界
据CGTN消息,伊朗学者马兰迪此前随伊朗总统访华,见证了沙伊两国在北京和解对话的过程,马兰迪接受CGTN记者王冠采访时指出,美国长期在西亚各国制造矛盾、助长战乱,中国则承担起中东关键的调停、促和工作。马兰迪回顾沙伊和解的始末指出,此前在伊拉克调停下,沙伊两国进行了较低级别的多轮会谈,访华期间,中伊两国达成推动伊沙和解的共识,伊沙高级别代表团在北京展开连续磋商,解决了所有问题。王冠在个人发布的消息中指出,仔细回顾沙伊复交全程,一切是被慎重考虑过的,直到最终成果达成前,伊方、沙方、中方都没有透露一丝风声,保密工作完成得很好,西方情报界没能渗透进来,这或许是北京会谈能够成功的一大因素。
CGTN 对伊朗总统智囊马兰迪的采访,表明中沙伊三国达成协议背后,中国以出色的安全工作,隔绝了整个西方情报界的渗透,使中方斡旋下中沙伊三边谈判能够不受干扰地进行,最终促使中东局势迎来关键转折。从去年12月至今的4个月时间中,中东局面迎来三个节点,这三个节点共同促成今后的中东时局进一步向和平发展局面演进,一,中国沙特推动下中阿三环峰会的举办,三环峰会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的大事,中国互利共赢的愿景擘画下,阿拉伯各国同在规划确定性的发展未来,三环峰会至今,中国-沙特战略规划持续对接,中国-卡塔尔签订27年最长液化天然气供应订单,中国-阿联酋发展航天合作事项,不久前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阿联酋采购中国陆基反舰系统、采购中国高级教练机。除此之外,伊拉克也计划增加人民币储备,允许以人民币结算自华进口货物。
二,伊朗总统2月访华,中伊两国去年宣布两国25年4000亿美元投资协定正式生效,伊朗访华期间,中伊两国继续落实协定方向,双边合作涉及金融、能源、工业、旅游、教育、科技、学术等领域,中伊合作为伊朗国家发展注入动力,两国合作基于彼此内生动力,也为伊朗国家未来指明方向,中国与沙特、伊朗两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建区域未来,这给中方斡旋下,伊沙和解奠定了基础,和解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找到了中沙伊三国共赢共建的现实及未来图景,伊沙两国不必通过战争、敌对、冲突,也能达成各自的国家发展目标,也能捍卫各自的正当权益。
三,伊沙和解的达成,在给区域及全球局势带去转机,伊朗代表团在联合国指出,也门局势的和解,也门建立全国性政府可以期待。自2014年9月也门爆发战乱至今,8成以上也门民众处于贫困状态,需外界援助才可维系,而伊沙和解次日,也门冲突双方即就交换战俘等事项展开新一轮谈判,也门和平的到来为期不远。而全球局势上,伊沙和解也为各热点区域局势缓和提供启发,如已延续一年多的乌克兰危机,中方上月24日发布政治解决立场文件,当下中方不止说了,也这样做了,已以促和伊沙为乌克兰危机的解决树立模板。
单边霸权与各国共同意愿相违背,中国正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各国树立起一道将霸权触须拦阻在外的和平之门。
“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提供范本” ——国际社会欢迎沙伊复交 赞赏中方发挥建设性作用
沙特和伊朗日前在北京举行对话,取得重要成果。中沙伊三方3月10日达成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此次对话成为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国际社会对中东地区两个大国实现和解表示欢迎,认为中国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展现了大国担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日对联合声明表示欢迎,他指出,沙特和伊朗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对海湾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他同时对中国承办对话表示感谢。
阿拉伯议会发表声明说,协议不仅有助于恢复中东地区的稳定并努力解决悬而未决的危机,也有助于维护全世界人民和平安全。
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沙特支持寻求政治解决和对话,“地区国家是命运共同体,有着共同利益,我们有必要携手构建稳定和繁荣的地区模式,造福各国人民”。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表示:“消除误解,展望伊朗和沙特关系的未来,一定会促进地区安全,增加海湾国家之间的合作。伊朗对中国促成对话表示赞赏。”
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表示,沙伊复交的消息令人感到振奋。作为举行对话的东道主,中国一直建设性推动国际问题的解决,得到各国的信赖和认可。中国作出的努力值得赞赏,展现出在解决分歧、促进团结等方面的领导力。
黎巴嫩外长哈比卜在声明中说,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将对该地区产生积极影响,希望以此为契机,在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和睦邻友好的基础上促进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对话。哈比卜还对中国等国在相关问题上所做努力表示赞赏。
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说,这一协议将促进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和谐,有助于地区安全与稳定,给地区发展和繁荣带来更多机会。
也门政府发表声明说,建设性对话与和谈是本地区国家解决冲突、促进和平的最佳途径,希望这一进展可以缓解中东地区局势,促进本地区早日实现稳定与和平。
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欢迎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以及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重开双方使馆,“我们期待这一进展有助于地区稳定与安全”。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赫尔米对本报记者表示,成功促使沙特和伊朗达成复交协议,彰显中国的智慧和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始终尊重各国主权和发展模式,始终认为中东的未来应当掌握在中东国家手中,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中国积极推动沙伊复交,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提供范本,为成功化解地区热点问题作出了令人敬佩的积极贡献。”
沙特《利雅得报》总编辑哈尼·瓦法表示,对话是回应相关各方关切的最佳途径。沙伊复交,响应了中方关于支持沙特同伊朗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积极倡议。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是沙伊恢复发展关系需要秉持的重要原则,必将为两国、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伊朗德黑兰大学教授赛义德·穆罕默德·马兰迪表示,中国在推动伊朗同沙特复交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中国积极发挥斡旋作用,帮助各国拉近距离,助力实现海湾地区以及更广泛范围内的安全稳定。对话有助于促进和平稳定和人民福祉。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认为,联合声明向世界展现了积极推进解决历史分歧矛盾、加强团结协作、促进地区稳定发展的可能性。这也正是中国呼吁和推动的全球安全倡议所倡导的方向。“期待更多国家和地区把握机遇,利用地区合作发展的正向推动力,促成更多交流与合作,避免矛盾纷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变革,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本报北京、迪拜、开罗、伊斯兰堡3月12日电 记者周輖、管克江、任皓宇、黄培昭、程是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3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