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外长回击索罗斯涉印言论:一个“年老、有钱、固执己见、危险”的人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印外长回击了。据英国路透社、《印度快报》等多家印媒报道,对于美国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此前发表关于印度民主及总理莫迪的言论,印度外长苏杰生当地时间周六(1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一场活动上作出回应,批评索罗斯是一个“年老、有钱、固执己见、危险”的人,其言论表明他没有认识到印度为摆脱殖民化而走过的艰难道路。
关于索罗斯言论,报道称,他曾于当地时间周四(16日)、即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前夕发表一场讲话,期间称印度是民主国家、但莫迪并不是民主人士。此外,他还谈及莫迪和近日遭做空而股价大跌的印度阿达尼集团的关系,称莫迪对此保持沉默、但必须作出回答。这一演讲也随之引发争议。
乔治·索罗斯 资料图
对此,苏杰生18日作出回应。报道称,他评论索罗斯的言论是典型的“欧洲大西洋(主义)观点”。他称,此前就有类似就民主问题进行的讨论,谈到随着世界格局再平衡,究竟是哪种价值观定义民主等话题。
“(而)索罗斯是一个年老、有钱、固执己见的人,他坐在纽约,仍然认为他的观点应该决定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现在,如果我(的话)仅止步于年老、有钱、固执己见,那我会把这句话放在一边,因为他年老、有钱、固执己见而且危险,”苏杰生说,“因为事实是这样的,当这样的人、这样的观点、这样的组织——他们实际是在投入资源来塑造叙事。”
据路透社报道,苏杰生还表示,关于民主,应由印度选民自己决定“国家应该如何运作”。《印度快报》称,他继续说道,“(这)在不同的国家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像他(索罗斯)这样的人会认为,如果希望看到(赢)的人获胜,那选举就是好的。如果选举产生了不同结果,那就会说这是一个有缺陷的民主。”
“这让我们很担忧。我们是一个经历过殖民主义的国家,我们知道外来干涉会带来什么危险,”苏杰生表示。
乱来!银行副总裁飞机上朝女乘客撒尿,印航形象被浇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明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正努力提升企业形象的印度航空最近对机上突发事件处理欠妥,受到印度航空监管机构的批评。
据英国路透社7日报道,去年11月26日,在印度航空从美国纽约飞往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航班上,34岁的美国富国银行印度业务副总裁米什拉竟对着同机舱的女乘客小便。
报道称,米什拉在醉酒后醉醺醺地走到一位72岁的女乘客座位前,拉开他的裤子,露出他的私密部位,并在她身上小便。该乘客随即向机组人员投诉,自己的衣服、鞋子和包都被尿液弄湿,要求换一个新座位,而坐在米什拉旁边的乘客苏加塔·巴塔查吉表示,机组人员只给了她一套睡衣和一副拖鞋,受害者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被分配到一个新座位。“我去找更高管理层的空姐,要求她们给她另一个座位,但空姐说她不能那样做,她必须得到机长的许可。”飞机降落后,米什拉若无其事地离去,女乘客只得向印度航空董事会写信投诉。
印度民航总局在声明中表示:“有关航空公司的行为看起来不专业,并导致了系统性故障。”印度民航总局已向印度航空的高管以及相关机组人员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在两周内解释为何未按照规定对违规乘客采取行动。
印度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尔逊7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印度航空已经对去年11月“小便门”事件的机组人员给予处分,并对违规乘客处以禁飞30天的惩罚。这名美国富国银行的公司高管也因此被富国银行解雇,并被印度警方逮捕拘留。
印航上不止一次出现这样令人尴尬的事件。就在“小便门”事件不久后,去年12月6日,在巴黎飞往新德里的航班上,又有一名男子对着另一名乘客的毯子小便。印度航空表示,该航班上的违规乘客在抵达新德里后被拘留,在获得受害者谅解后被警方释放。
为什么印度乘客会有这样的行为?机组人员为何没有更多的同情心做出更合适的处理?《印度快报》1月7日报道称,很多印度旅行者的行为都欠妥,印度旅客偷酒店小设施部件的事件很普遍。报道认为,印度的“种姓制度”使社会没有培养民众公德意识的深厚基础。
此外,对于许多印度人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为生存而战,他们很难对周围人产生同理心。
“中国为什么拒绝印度?”记者当面逼问,汪文斌的一句话绝了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10日,印度主办了一场阿富汗问题安全对话会议,印媒还将这场会议称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不过就在印度大肆炫耀这场由印度主办的会议时,却有人发现,这场会议里,没有出现阿富汗两个最重要的邻国——中国和巴基斯坦。
这场会议在印度首都德里举行,俄罗斯、伊朗和中亚五国都将出席,中国和巴基斯坦也收到了印度的邀请,但中巴两国都拒绝了,对于拒绝理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1月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因日程原因不便与会,我们已经答复了印方。”
中国已经说明不参会理由,目前,中国外交部两位最高级别的外交官员杨洁篪和王毅都有其他的重要安排,选择不参加印度主办的会议是理所当然,不过印度方面却一直对中国没能参加而耿耿于怀,印媒更是直言“印度非常渴望中国参加这场重要会议。”
而巴基斯坦则十分霸气,巴基斯坦国家安全顾问优素福直言:“我不打算去,破坏者不能成为和平缔造者。”他的话根本没有给印度留情面。
多年来,印度追随美国在阿富汗派遣军事势力、售卖武器,不断搅乱和平,造成地区局势动荡。如今却以一副“为阿富汗人民着想”的虚伪面孔要伸张“和平”,巴基斯坦自然不会买账。而印度也嘴硬称,邀请巴基斯坦只是“因为会议模式”,不过巴基斯坦的拒绝还是让印度下不来台面。
有评论人士认为,印度积极主办这场国际会议的原因,一方面是想展示“印度的领导力”,另一方面是想在未来对阿富汗的决策中,占据一个比较有话语权的地位,如今印度生怕在亚洲失去“存在感”。不过以印度以往的做事风格,此次的会议可能也只是一次作用不大的展示罢了。
西方该闭嘴了!印度玩“阴招”被抓包,胃口真是不小
西方前不久拉拢一帮国家,要拿所谓“网络安全”来围攻中俄,不料自己人很快就露了馅儿。
原来,印度一直对中国进行网络攻击,结果直接被中国抓包,其手法老套却胃口不小。这下西方也该闭嘴了。
据报道,中国安天科技集团近日透露,今年该集团捕获了多次针对中国的网络攻击,而发动攻击的地址来自印度。安天表示,将在不久后公开发布这些来自境外钓鱼攻击活动的调查分析报告。
据称,这些攻击不仅仅针对中国,还在南亚次大陆国家内大范围进行“钓鱼”,其中受到攻击最严重的当属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
而攻击者使用的手法也相当“老套”,他们利用伪装将自己包装成目标国家的政府人员,而后通过邮箱发送含有钓鱼链接或者附件的邮件,再诱导邮件接收者进行点击,或者访问这些钓鱼网站,而后将收集到的账号密码反馈并进行储存,以供后续使用。
这种窃取密码的方式,从互联网兴起以来就一直存在,虽然老套,但经常让人防不胜防。
而这次被捕获的这批攻击,从2019年4月份以来就一直存在,根据溯源发现,这些攻击组织都在印度境内,其攻击范围之广,涉及领域之多令人咋舌。
印度向自己多个邻国的国防军事单位进行攻击,这些攻击会对国家、社会、政企机构和公民个人隐私等,造成巨大危害。看来,印度的胃口的确不小。
此次披露出这一恶劣事件,不但给那些对攻击中国虎视眈眈的“黑客们”一个警钟,也是狠狠打了西方的脸。
要知道,10月13日美国召开所谓“网络安全威胁”线上会议,拉拢了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几十个国家,没少将所谓“恶意网络攻击”的帽子扣给中国和俄罗斯,大有发动新一轮“围攻”的架势。
然而,这次印度被抓包,再次说明一个道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贼喊捉贼是迟早要露馅的。
莫迪政府任由涉华假新闻泛滥,危害的不仅仅是中印关系
作者:刺客
中印边境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因为印方的漫天要价和存心搅局而无果而终。这就足以说明,印度并不打算让边境局势消停下来。为此,在与中方谈崩之后,印方近期在边境动作不断,给愈发紧张的边境局势火上浇油。
日前,印度新任的空军参谋长乔杜里窜访所谓的“拉达克”地区,目的就是“审查作战形势”并与当地印军人员进行互动。乔杜里此举,无非就是试图以此来提升印军对抗中国的底气,故意给中印边境局势煽风点火。
另外,有印度“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印军已在边境地区部署了“数量可观”的“苍鹭”无人机,二十四小时盯着中方一侧,向后方指挥部传递中方动态。对此,有印度“消息人士”叫嚣称:这将为印度在该地区的战术任务“增加更多筹码”。
印度不是中国在一个量级上的对手,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军事层面来讲,印度与中国的对抗中都处于劣势。然而,新德里屡屡挑起边境争端,即便为此付出过惨重代价,但时至今日还不长记性。
印度之所以如此不自量力挑衅中国,当中与美国的鼓动存在很大的联系。日前,美国海军部长吉尔迪在访问印度期间,公开点名印度加入美国对抗中国的军事联盟。显然,美国将印度当成其反华的一枚棋子,而新德里却将这种有损“有声有色大国”形象的蛊惑,当成一种“荣耀”。
另外,印度国内当前所面临的多重危机,人民党近期频频爆出的丑闻,给莫迪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莫迪必须通过在中印边境制造紧张状态,转移国内的舆论焦点,达到给自己政治减压的目的。
当然,印度想要在中印边境挑事,首先就需要激化国内民粹势力的反华情绪,让他们支持莫迪政府。因此,作为印度政府喉舌的媒体就发挥大作用。近期印媒屡屡散布很多假新闻,其中就包括“解放军越线挑事被扣”、“解放军上百骑兵越线破坏印度基建设施”等子虚乌有的假新闻。尽管这些虚假信息都被中方辟谣,但还是在印度国内引发新一轮反华狂潮。
更悲哀的是,印度民粹势力反华情绪是建立在愚昧盲从的基础上,他们根本不想考究事实的真相,一味任由媒体和某些政客牵着鼻子走,因此对中印形势、实力对比都产生严重的误判。
甚至,相当数量的印度人,还认为当今中国发展水平仍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阶段。据《环球时报》19日报道,印度记者笔下的中国,是一个他们自己所想象的、同时符合部分印度读者想象的中国。以至于在很多印度读者的心目中,中国的发展水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状况。
所以,有分析认为:印度政府任由涉华假新闻泛滥,危害的不仅仅只有中印关系,还有印度的安全与发展。原因很简单,印媒将炮制涉华假新闻当成博眼球赚流量的一种手段,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就是误导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偏差。所以,在印度政府频频挑衅中国的时候,国内民众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性的存在。这也就是印度反华情绪泛滥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印度大部分民众将强大的邻国当成一个落后国家的时候,所产生的后果对印度而言是十分危险的。毕竟,这对印度民粹主义的发酵,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莫迪为一己私利而挑衅中国的时候,国内民众却因认知上的错误,对正在逼近的危险非但麻木不仁,反而倍感兴奋。
印度本来就是一个相对贫穷和落后的国家,长期的穷兵黩武,已经给该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伤害。印度部分民众的愚昧和盲从,更进一步助长新德里当局对邻国发起边境挑衅的嚣张气焰。
所以说,印度媒体“没有留下真相或者负责任痕迹”的虚假报道,造就了今天新德里当局不自量力挑衅中国的结果。可以想象,如果印度继续在边境上惹是生非而招致中国的反击,或许,印度所要承受的代价,可能就是1962年悲剧的重演。所以,《环球时报》日前在社评中发出灵魂拷问:印度,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了吗?!
一场考试2500万人被断网,印度防作弊有多奇葩,就有多无奈
9月底,印度拉贾斯坦邦民众遭遇了一次大规模断网,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估计,超过2500万人受到影响。
而原因,竟然是为了防考试作弊。
9月26日这天是拉贾斯坦邦教师资格考试的日子,由于教师福利丰厚,吸引了近160万名考生应考。
出于防止作弊的考虑,该邦有关部门命令各区进行网络限制,导致至少10个地区关闭了移动互联网,仅有几个地区保留了宽带互联网。
该邦斋浦尔区有660多万居民,互联网一直从早上8点关闭到下午5点。区长亚达夫称:“考生太多了,我们只是想确保没有人作弊。由于断网,试卷也没有外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这已经不是拉贾斯坦邦为了遏制作弊而首次关闭互联网。2018年,该邦一次警员考试中也进行了断网,导致当地银行和物流行业陷入停滞。
这锅,还真不能让当地相关部门来背,印度考试作弊行为有多离谱,可能会突破很多人的想象。
虽然说到作弊,无非就是泄题、代考、小抄、通信设备等方式,但印度人在有限的可能性上面,却玩出了无限的花里胡哨。
就拿这次考试来说,都拉闸断网了,竟然还抓到一个穿“蓝牙拖鞋”,试图作弊的考生。
在考试当天,监考人员在28岁的考生甘尼什·拉姆·达卡耳后发现无线设备。遭到拘留之后,他承认自己从比卡内尔一家公司以高达25万卢比(约2.2万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一双内藏蓝牙设备的夹脚拖鞋。透过这双拖鞋的信号,考生可以透过耳朵里的微型耳机听取答案。
印媒ANI进一步报道称,有5人在比卡内尔涉嫌参与使用蓝牙设备作弊而被捕。“其中两名被捕者是帮派成员,他们向考生提供拖鞋。”
调查显示,至少有25名考生以60万卢比的价格买下这款装置。除了蓝牙拖鞋之外,在道萨和斋浦尔农村地区,警方还分别逮捕了四名和八名冒名顶替的考生。
在2018年,印度东部的比哈尔邦还宣布,考生必须穿着拖鞋才能进入考场,那些穿着鞋子和袜子到考试中心的考生,必须在考场外脱掉鞋袜,以防止作弊。
三年之后,拖鞋也不保险了,似乎只能举行字面意义上的“裸考”,才能有效控制这些无所不用其极的考生。
别说,印度还真搞过。
2016年,印度比哈尔邦的一场招兵测试中,逾千考生被要求只穿内裤,坐在空旷草地上作答。陆军区域办事处消息人士透露,这项安排主要目的是杜绝作弊,监考人员下令考生自行脱衣,“以节省向这么多人搜身的时间”。
后来,有考生匿名投诉,称当时别无选择,只能就范,尊严尽失。
而印度陆军之所以作此要求,是因为2015年比哈尔邦高考时闹出了大规模作弊的丑闻,约300名家长和学生被捕。
据当时媒体公开的照片显示,学生的家长和朋友攀爬学校建筑外墙,试图把作弊纸条交给考生。而在考场外的警员在接受贿赂后,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案件发生之后,有大约40名涉案人员神秘去世。媒体报道称,考试舞弊已经成为印度的一门生意,此案可能涉及官位最高、最有权势的人,案值高达数十亿。
2016年,印度还发生过“高考学霸一问三不知”的奇景。当年的文科状元面对采访,不仅拼错了“政治学”单词,还说这一学科的内容是“烹饪”;理科状元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被一些最基础的化学问题难倒,比如水与H2O是什么关系。
在如此猖獗的作弊行为面前,相关部门也只能通过各种“奇葩”操作,尽可能杜绝作弊,拉闸断网,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场面”了。(胡月)
当着莫迪面,拜登夸印度媒体“表现好得多”,美国记者不乐意了
【环球网报道】 “拜登在印度总理莫迪面前抨击美国媒体:‘印度媒体表现好得多’”。福克斯新闻网当地时间24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拜登当天在白宫与莫迪谈话之前“抨击”了美国媒体,还提到拜登“侮辱”记者的历史。
“我想我们要做的是让媒体参与进来,”拜登称。“印度媒体比美国媒体表现好得多。” 拜登后来还补充称,“我想,你同意的话,你可以不回答问题,因为他们问任何问题都问不到点子上。”
印度媒体新德里电视台则以“拜登与总理会晤:印度媒体比美国媒体‘表现好得多’”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报道称,莫迪表示,他完全同意拜登的观点。
福克斯新闻网注意到,拜登评价美国媒体的言论在社交网络上流传开来,并引发一些美国记者的批评。“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以为是莫迪说的,但不是,那是美国总统(说的)。”《纽约时报》记者凯蒂·罗杰斯发推称。↓
“好一个特朗普式(语言)。”《华盛顿观察家》记者克里斯蒂安·达托克也讽刺称。↓
福克斯新闻网提到,拜登这番话并没有被收录进白宫实录中。报道还说,尽管拜登在竞选过程中赞扬了记者的价值,但他在担任总统后,一直对媒体进行侮辱和嘲讽。
报道还提到,拜登此前曾被曝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暴怒”。“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每天到底在干什么?”拜登当地时间6月16日在与普京会晤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如此回应CNN记者的提问。拜登还在离开前对这名记者说,“如果你不明白那一点,那你就入错行了。”这一表态在当时引发热议,不少人对拜登的表态表示不满。《纽约》杂志的奥利维娅·努齐曾发推称:“如果你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但面对媒体的提问做不到不发脾气,那也许是你入错行了。”拜登随后也为此事致歉。
福克斯新闻18日还援引两名《华盛顿邮报》记者出版的新书《危险》爆料称,因担心拜登“失态”,白宫的高级顾问给他设置了一道“墙”,不让他接受未经准备的采访或者长时间的采访。“拜登这一面,即他的急躁和讲话失态,仍然伴随着他,现在已经成了他总统工作中的一部分。”书中写道。
婆家嫌儿媳20万嫁妆太少,索要100万无果,竟活活把儿媳妇打死!
在印度,女子结婚通常需要带上丰厚的嫁妆,如果嫁妆太少会被嫌弃。印度一名女子带2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8万元)当嫁妆,还加上一台洗衣机。婆家人却仍嫌少索要100万(约合人民币8.8万元),最终女子被公公婆婆活活打死。
据印度媒体报道,24岁雷卡来自印度,2015年7月,她和一名叫布蓬德的男子结婚。雷卡的父亲在婚礼仪式和礼物上花费了相当多的钱。还包括2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8万元)和一台洗衣机。
检方告诉法庭,布蓬德的家人对嫁妆不满意,索要100万(约合人民币8.8万元)。结婚之后,布蓬德和母亲比姆拉在身心上折磨雷卡。2016年四月,雷卡再次遭到其公公婆婆的殴打,不得不住院治疗,最终不幸身亡。尽管布蓬德称雷卡是自杀的,但她的家人说他们看到她身上有受伤痕迹,于是向警方报警。
雷卡的弟弟辛格说:“因为嫁妆,对方在姐姐结婚后不久就开始折磨她,并在10个月后杀死了她。”
最终,布蓬德和其母亲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审判法官还对他们开出25万卢比的罚款。法官在宣判时说:“考虑到罪行的严重性,被告不应得到法院的宽大处理。”
雷卡的公公在审判中去世。法院在周五宣布判决结果后不久,将已保释的比姆拉拘留,并送往监狱,她的儿子自审判前就一直被关押在这里。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qbdwhcm2020@163.com
中国大妈模仿印度人卖西瓜,一小时卖掉200斤,网友感叹不得不服
说到印度,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每当他们的脑洞惊人的时候,比如卖西瓜的时候,印度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他们卖西瓜的方式和中国的很不一样。
在中国,西瓜是按斤卖的,而印度的西瓜销售模式让我们大开眼界,他们把西瓜切成颗粒,然后把它们和冰块放在一起,做成凉爽的西瓜汁,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用杯子卖给顾客,这种卖西瓜的方式在印度很受欢迎。
中国大妈看到了印度人卖西瓜的方式,受到启发的中国大妈也模仿印度人卖西瓜汁,她还在街上学印度人如何切西瓜,她把切好的西瓜放进准备好的冰桶里,这种切西瓜的独特方式引起了街上很多行人的注意。
一杯新鲜的西瓜汁两元一杯,非常便宜,就这样,大妈一个小时就卖了200斤,虽然一杯只有2元,但销量有所增加,而且每个西瓜的价格是之前价格的3倍,这样,顾客可以喝到新鲜的西瓜汁,同时大妈也赚到了更多的钱,网友们看完后不得不服。
对此,你怎么看,你见过这样卖西瓜的吗?
塔利班向中俄示好后,印度眼红了,主动抛出橄榄枝,却被对方无视
在阿富汗问题上,印度一直是跟着美国支持阿富汗政府的几个铁杆国家,即便是美国都走了,印度仍然积极在向阿富汗政府运送武器装备。不过,随着阿富汗政府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加上塔利班主动向中俄示好,印度开始眼红了,自己的“坚定”立场也慢慢动摇起来。最近,新德里方面就试探性的向阿富汗塔利班抛出橄榄枝,想要了解未来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不过没想到的是,不仅塔利班方面没有给出任何回复,还导致阿富汗政府相当的“不满”,可谓是鸡飞蛋打。
根据环球时报7月20日的报道,为防止未来阿富汗塔利班掌权后,引起印度境内的极端组织复苏,印度政府在近期,匆忙向塔利班武装组织发出和解的请求,试探对方的合作意愿。但是可能是之前印度全力支持阿富汗政府的原因,塔利班组织无视了印度政府的信息。
此举还导致一直以来都在和印度合作的阿富汗政府强烈不满,并要求印度给予更多实质性的帮助。在美军撤军之后,世界上不少的国家都对阿富汗这块肥肉蠢蠢欲动,想取美国而代之。印度和土耳其先后主动出击,大力支持阿富汗政府,希望借此成为“阿富汗游戏”参与方。没曾想塔利班武装这么能打,导致印度和土耳其的算盘第一阶段直接落空了。
在主动示好塔利班失败之后,印度现在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就是加大援助阿富汗政府的力度,甚至是按照阿富汗政府希望的那样,派兵帮助他们,否则印度将被彻底地排除出阿富汗。塔利班现在明确表示希望和周边的俄罗斯、中国、伊朗合作,唯独对南方的印度爱理不理,这让印度人的自尊心很受伤。
不仅如此,一旦未来塔利班在阿富汗完成统一,建立一个亲俄、亲中的政权,中国通向欧洲的道路就又多了一种可能。中国和欧洲的陆上联系越方便,印度占据印度洋的优势就越小,这是印度最为不能接受的。在无法取得和塔利班合作的情况下,印度只能选择和阿富汗政府合作,而这也使得莫迪政府不得不投入更多。
当然,印度最近关于阿富汗的棘手事远不止这么一件,不久前阿富汗驻巴基斯坦大使的女儿遭到绑架和虐待,直接导致阿富汗召回大使。对于这件事,外界普遍怀疑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有关系,但是巴基斯坦的内政部长却公开将矛头指向印度,称事件背后有印度的影子,实施后又企图将这件事嫁祸给巴基斯坦。
当然,印巴之间这对死敌一向都是互相甩锅,外加这件事本身就迷雾重重,挖掘的空间很大,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印度这次是倒了八辈子霉,摊上阿富汗政府这个盟友了。
不得不说,印度政府的眼光和中俄之间差了一个级别,考虑事情太莽撞了。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无论最后谁成为赢家,都不免要向周边国家请求合作。现在投资错了,最后结果就是跟美国一样,进退两难。美国影响力在那里,还能后着脸皮找塔利班合作,印度又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