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印度人跳进恒河沐浴,相信能清病毒,网友回应 被吓到
相信恒河水保佑清除病毒?数万印度人跳入恒河沐浴,网友有被“吓”到
其实之前看过这一类的恒河的新闻的时候内心还是很震惊的。感觉恒河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了。恒河是印度的灵魂--可以说恒河就是印度的母亲河,就像我们的黄河。首先我们知道宗教传统现如今已然成为印度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实我觉得可能对于印度人来说,这一条河承载的更多的是他们的信仰。而恒河对于印度教徒来说,就是最为神圣的象征。作为印度教徒,一生至少必须到恒河净身一次。
印度人身份悬殊,有等级制度,很重视身份。甲某高乙某的等级,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当严格。
在印度的孟买,60%的人是素食主义者因此,宴请印度商人时,事先必须确认对方的习俗,是否是素食主义者。
在印度,你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会被视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把鞋放在门口,赤脚进去。
由于每个人对于恒河的信奉,每天朝圣者的足迹遍布了恒河两岸,同时和还有诗人、歌手常常行吟于河畔。
史料记载着,印度河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年出现。印度河文明最先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后来才渐渐扩散到恒河流域,所以这里以印度河文明命名早期古印度文明。
就像黄河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一种不一样的情怀。恒河在印度人心中也是同样如此,甚者,有着更深的情感寄托。还有一点就是恒河流域始终占据着印度历史发展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地位,或至少是之一。
我们知道印度是出于不断外来的入侵者不断践踏和侵扰的地方,而后恒河流域逐渐衍生出的是所谓目前传统和正统的婆罗门教、印度教文明。
关注宇坤同学,后期更精彩
印度4人树下躲雨被闪电击中:切记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
打雷下雨天,一定不要去树下,不然后果很严重的。
当地时间3月12日17时30分左右,印度首都新德里周边卫星城古尔冈的一个小区公园上演惊险一幕,4名男子聚在公园的一棵树下避雨,突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击中了避雨的树木并冒出了火光,树下的4人也随即应声倒地,整个雷电过程持续约两秒,这一惊险画面正好被小区公寓的摄像头纪录了下来。
视频
据悉,这4人因雷击严重烧伤,但所幸并无生命危险,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一些网友纷纷表示,雷雨天气禁止在树底下躲雨这种常识都不知道吗,这四个人当时是在想什么?
还有网友重申:雨天树下千万不要躲雨,危险系数百分百。
印度:快给我这个“抗中”小能手打钱 美日澳:…
【文/观察者网 齐倩】在中国忙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时,印度却上赶着前来“碰瓷”。
据路透社3月8日报道,印度意图拉拢“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小伙伴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敦促他们投资印度的疫苗生产,共同“将中国挤出区域疫苗销售”。
然而,当被问及对此事的评论时,美日澳三国均回复:暂不予置评。
路透社报道截图
截至目前,中国已向60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目共睹。路透社计算,中国已承诺通过出口和捐赠,向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提供至少4.63亿剂国产疫苗。
在此背景下,美日澳印四国愈发焦急。他们将各国在疫苗选择上的自主决定政治化,与所谓“疫苗外交”联系在一起,声称将与中国展开竞争。
两名印度高级官员表示,“四方安全对话”已经举行了几次关于全球疫苗接种的会议,四国正试图扩大全球疫苗接种,对抗中国“不断增长的软实力”。他们补充说,作为世界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印度当仁不让,相信自己是对抗中国的最佳选择。
“此时此刻,印度拥有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更多的疫苗选择。”其中一名参与会议的匿名人士说,印度希望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掏钱”投资该国的疫苗生产,以提高疫苗产量。
另一名印度消息人士说,在2月举行的视频会议上,四国讨论了“鼓励发展替代性医疗供应链,从而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方法。
印度血清研究所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疫苗生产商,代理生产的阿斯利康疫苗正销往世界许多国家。路透社介绍称,血清研究所与巴拉特生物技术公司等其他印度疫苗制造商有能力生产数十亿剂疫苗。
此外,印度疫苗制造商还试图向包括巴西、菲律宾和津巴布韦在内的40个国家出售疫苗,并计划生产更多由美国和俄罗斯研发的新冠疫苗,如辉瑞、莫德纳和“卫星V”疫苗。
另有一位印度消息人士称,印度血清研究所与阿斯利康疫苗的合作关系是“四方安全对话”组成“疫苗外交”联盟的关键,目标就是将中国挤出区域疫苗销售,以及“确保疫苗市场的安全”。
印度总理莫迪接种疫苗,推特截图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向路透社证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确实在2月18日与其他三国外长会谈,一同讨论了在疫情应对、经济复苏和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的合作。
但当被问及对此事的评论时,该发言人并未提及印度的资金请求,也未提及中国,只是表示美国政府正专注于扩大全球疫苗接种规模,以及疫苗的生产和运输。
澳大利亚政府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如何加快全球从疫情中复苏是澳大利亚和“四方安全对话”的政策优先事项。澳方正探索与伙伴国家合作的多种选择,以巩固地区稳定繁荣。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则在上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四国在2月的会议上讨论了“通过国际合作确保发展中国家平等获得疫苗的必要性”,但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郭卫民:所谓中国用疫苗扩大影响力之说十分狭隘,视频截图
对于欧美政府和媒体在报道中反复提及的“疫苗外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早就作出回应。他表示,选择哪种疫苗应该由各国自主决定,在这个问题上不应有恶性竞争,更不应进行所谓“对抗”。
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郭卫民3月3日也称,外界有声音质疑中国通过疫苗出口来扩大地缘政治影响,这种想法十分狭隘。中国开展疫苗国际合作的目的在于,帮助其他国家早日战胜疫情。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17支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支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多支疫苗在境外获批开展III期临床试验。4支中国疫苗获得一批国家的紧急使用授权或附条件上市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6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无偿援助。中国政府宣布向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
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会见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
海外网3月6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1年3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会见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就中印关系和边境事态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认为,应坚持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把握中印关系正确方向。双方同意落实好两国外长莫斯科会晤和日前通话达成的重要成果,保持外交军事磋商势头,实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使双边关系重回正轨。
那个带头攻击祁发宝的印度军官,居然被包装成了“英雄”
是不是有一股奇怪的咖喱味?
大家还记得2020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画面中,那个长着典型黄种人面孔、第一个带头攻击我们的英雄团长祁发宝的那个印度士兵吗?
曼宁巴(右)推搡祁发宝团长。GJ图
他的名字叫曼宁巴,现年24岁,毕业于印度国防学院,2018年加入印度陆军,2020年6月15日参与了印军所谓的“雪豹行动”。中方公布的冲突视频意外让曼宁巴成了印度官方炒作的对象。据印度媒体24日报道,印度曼尼普尔邦首席部长辛格23日举行了一场庆功仪式,主题就是赞赏曼宁巴的英勇、爱国。
印度媒体为此还大做文章,采访曼宁巴的家人,深挖曼宁巴是怎么从迷恋制服的那加族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印度陆军士兵,面对“敌人”如何“不屈不挠、勇敢善战”的。顺便,再给当地的青少年树立个榜样。
是不是有一股奇怪的咖喱味?
在那场冲突中,印军明明是被人数不占优但足够英勇的中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抱头鼠窜,最终丢下了大量越线和伤亡的人员,曼宁巴不过是侥幸活命、逃回老家,怎么就变成了“不屈不挠、勇敢善战”了?
而且,偏偏选在中方公布事件真相的视频之后,举办这样一场庆功活动、表彰这样一个主动攻击挑起事端,最后抱头鼠窜、侥幸活命的士兵。
印度这是要释放怎样的信号呢?
印方以曼宁巴为榜样鼓励当地青少年学习,也是颇有心机,因为曼宁巴所在地区的那加族可是一直没有放弃同印度政府的抗争的。
生活在印度和缅甸交界处那加兰山区的那加族向来独立且尚武。十九世纪的那加人反抗过英国殖民者的征服和统治,他们也从未承认自己属于印度。那加族无时无刻不担心着自己会遭到平原地区印度土邦的盘剥,甚至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那加人都还试图成立独立政府。尽管独立未成,但那加族后来还是成为了最令印度政府头疼的一个少数民族和分裂势力。
曼宁巴所在的曼尼普尔邦,就有着不少那加族人。尽管不少当地人如今也开始试图融入印度的主流社会,但这里始终是印度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地,而这里的少数民族也始终是印度的二等公民。
2月23日,曼宁普尔邦首席部长辛格高调在官邸接见了曼宁巴,并为他颁奖。GJ图
显然,印度这番宣传是想在当地笼络人心。
被包装成“英雄”的曼宁巴并没有因为这次嘉奖融入印度主流社会。看看曼尼普尔邦当地媒体的这个标题吧:“来自马兰那加部落的(曼宁巴)让那美上尉,赢得了印度人的心”。
而曼宁巴的家人,则因为当地从未真正平息的分裂势力,也开始担心起一家人的安危了。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深海三文鱼
责编 杜雨敖
中国重新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具体什么情况?

印度wellgio药房
印度从中国进587亿美元商品 印媒:摆脱中国的路仍很漫长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倪浩】试图在产业链上与中国切割,以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美国做不到的事情,印度同样没做到。根据印度商工部最新贸易数据,2020年印度依然从中国进口了587亿美元的商品,排名第一,是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国与阿联酋的总和。
彭博社23日引用印度商工部的数据报道说,2020年,中印这两个长期经济和战略竞争对手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为777亿美元。尽管低于前一年的855亿美元,但足以使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而同期,印度与美国的贸易额萎缩到了759亿美元。
彭博社在报道中指出,以地缘冲突为背景,印度政府禁止了数百种中文应用程序,放慢审批中国投资案的速度,并呼吁要自力更生。但是印度继续严重依赖中国制造的重型机械,电信设备和家用电器。因此,2020年印度自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
2019年美国偶然一次从中国手中夺过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引发印国内舆论骚动,以为从此迎来一个可以与中国脱钩的“良好开局”。但疫情期间,印度依然大量从中国进口,中国又从美国手中夺回了印度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地位。这也这意味着,印度政府去年以来多次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提高关税以及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以图“自力更生”,摆脱依赖中国的种种决心,在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中印产业紧密分工下,最终难得施展。
《环球时报》记者自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查询时发现,2020年中国向印度几乎出口了所有章类中的所有商品,从农产品、工业用原料、机械设备、工业制成品以及生活日用应有尽有。
根据数据,1990年中印刚刚恢复双边贸易时,双边贸易额只有26亿美元,之后的30年间,双边贸易额开始突飞猛进并在2019年创造了迄今最高值928亿美元。但常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的印度在2014年推出了“印度制造”的国家战略,历经多年而成效不佳,制造业在GDP中的权重不升反降,服务业至今仍牢牢占据着半壁江山。2020年疫情促使印度政府和产业界加速同中国“脱钩”, 5 月推出“印度自力更生运动”。提高中国商品关税,限制中国投资,甚至采取多种非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印度政府试图多管齐下,尽力封堵与中国产业链条的对接。
不过,印度政府的政策意志与现实发生了冲突。《环球时报》去年底在浙江义乌采访时感受到了产业合作的强大力量。一家面向印度出口LED灯具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印度民间商人对政府的“去中国化”并不感兴趣,他们仍然认为中国是无可替代的贸易伙伴。而东莞稀土永磁业的一位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印度也试图从中国完整的稀土永磁产业链中分得一杯羹,但疫情以后,印度的两家工厂随即陷入瘫痪,订单从印度又流向了中国。
微观经济活动最终体现在了宏观经济数据上,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中印之间仍然保持着近8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陆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疫情刚刚发生时,印度误判了形势,采取了极端措施来与中国经贸进行不同程度的脱钩。但事与愿违,中国经济不但迅速恢复,而且还在疫情期间夯实了“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陆洋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全世界都难以与中国切割,更何况一个国家。印度《经济时报》23日引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位国际经贸专家的观点认为,“新德里努力摆脱北京的路仍然很漫长。”
23日,路透社据知情人士的信息报道,随着中印两国在争议边界地区的军事对峙形势缓解,印度预计将批准45项来自中国的投资提议。对此陆洋认为,这是印度向中国发出了信号,希望在经贸上缓和关系。陆洋认为,中印在经贸合作上空间广阔,互为所需。虽然不确性众多,但仍希望未来一两年内,两国经贸能够恢复正常。
澳大利亚被欺负后,莫里森联系四国,英法看热闹,印度假装很在意
据印度媒体报道,由于被美国互联网公司脸书的欺负,澳大利亚首脑莫里森分别联系了加拿大、印度、英国和法国这四个国家的元首,商讨共同应对与美企存在的争议。很多国家都对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很有意见,因为它们几乎完全垄断了当地的互联网市场,西方阵营的很多国家都在想办法或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威胁。
澳大利亚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但却采取了一个对美企杀伤力极大的方式,立法让美企把利润分给当地媒体一部分。澳大利亚的这个做法算是合情合理,如果立法通过,那也合法。美国互联网企业使用澳大利亚传统媒体的内容,还抢了传统媒体的饭碗,分出来一部分利润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本来就是合作关系,美企凭啥“白嫖”?
正是因为合情合理,所以美企才会炸毛,如此理所当然的要钱方式,其他国家定会效仿,跟每个国家都这么分利润,得少赚多少钱?因此能够看到,谷歌和脸书摆出了一副跟澳大利亚死磕到底的架势,谷歌先是威胁了一番,最后还是妥协了,而脸书则直接采取了制裁措施,限制了澳大利亚用户的部分功能,尤其是跟新闻相关的功能。
只是一家美国企业就能能骑在澳大利亚头上,莫里森当然非常气愤,于是就拨通了同样想收拾美国企业的其他几个国家的电话。莫里森的电话也没白打,加拿大就果断站在了澳大利亚这边,不仅谴责了脸书对澳大利亚的所作所为,还表示要效仿澳大利亚的模式,出台新法案,逼美国互联网企业分出来一部分利润。
但是也只有加拿大比较支持澳大利亚,莫里森跟其他几位领导人的通话并没有什么收获。英国和法国都表示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没有给到澳大利亚实际支持。这也很好理解,澳大利亚的这个手段,英法看不太上。
欧洲国家玩得比较大,比如说有事没事就起诉谷歌,罚一笔款子动辄就是以10亿计的,比澳大利亚要求分配利润的做法,来钱快,也来得多。此外,欧洲国家还有杀手锏——数字税,这一项措施就把美企全部框进去了,每年能多从美企身上捞不少钱。
至于印度,搞得莫里森很尴尬,通话完后,莫里森非常激动地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自己和莫迪的谈话,特别提到了关于跟脸书争端的内容,意思从莫迪那获得了巨大的支持。然而,莫迪的回应却压根没有提脸书这件事。
也就是说,莫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跟莫里森通话的时候,假装很在意此事,但实际上却根本不上心。印度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去得罪美国,印度最近确实跟另一家美国互联网企业有矛盾,但也不是深仇大恨。再说,印度既不是澳大利亚盟友也不是美国盟友,没必要蹚浑水。
印度十万人聚集抗议政府新法案 直到法律被取消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1日,超过10万名抗议者聚集在印度北部旁遮普州,抗议政府的新农业法案。据报道,当天早些时候,数万名抗议者开始聚集在印度旁遮普的巴纳拉地区。当地警方估计,最终聚集示威的人群在12万至13万人之间。
据报道,抗议者要求莫迪废除去年9月提出的几项农业改革法案,农民抗议者认为这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使一些大公司受益。报道说,政府提出推迟这些法律,但拒绝废除。
据介绍,双方已经进行了几轮谈判,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农民联盟发誓要继续抗议,直到法律被取消。
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