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欧洲企业已因俄乌冲突损失超千亿欧元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而制裁产生的外溢影响令欧洲通胀高企,经济持续承压。据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目前许多欧洲企业的经营因俄乌冲突遭遇重大打击,欧洲企业的损失至少已超过1000亿欧元。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对600家欧洲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这600家欧洲大型企业中,有176家企业因为削减、出售或关闭其在俄罗斯的业务而产生资产缩水,损失超过1000亿欧元。而这一数字还不包括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等间接因素造成的损失。
报道称,欧洲能源企业受俄乌冲突影响最为严重,仅英国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这三家能源企业就因为俄乌冲突损失了406亿欧元。而欧洲金融行业和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行业分别遭受了175亿欧元和147亿欧元的损失。此外,欧洲汽车制造业同样损失惨重,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损失了20亿欧元,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则损失了23亿欧元。
据悉,俄乌冲突爆发前,欧洲有超过1800家大型企业在俄罗斯拥有业务,截至目前仍有超半数继续在俄罗斯经营。然而,专家指出,受欧洲对俄制裁影响,许多欧洲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离开俄罗斯将对其经营造成直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留在俄罗斯则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风险。而在欧洲对俄制裁不断升级的当下,受多重因素影响,无论欧洲企业是否离开俄罗斯,其经营成本与风险都在不断上升,未来还将有更多欧洲企业成为欧洲对俄制裁的牺牲品。
英国印裔首富:英国能获得的最大帮助,来自印度
(观察者网讯)“英国能得到的最大帮助来自印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7月26日报道,英国首富(印度裔)戈比昌德·辛杜佳接受采访时称,脱欧的决定不利于英国经济,并认为印度可以给英国提供“最大的帮助”,因为印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英国首富(印度裔)戈比昌德·辛杜佳,图自外媒
报道称,戈比昌德·辛杜佳是在本周一(24日)接受采访时做出的上述表述。
英国于2016年公投决定脱欧,并于2020年1月底正式退出欧盟。戈比昌德直白地谴责英国脱欧,称“这一步对英国不利”。“为了纠正这个错误,现在他们已经去了11个国家,这将有所帮助。”
戈比昌德此处指的是英国签署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协议。
但根据戈比昌德的说法,对英国来说,这些伙伴关系中没有一个比与印度的自由贸易协定更有价值。他说:“英国能得到的最大帮助来自印度,因为到2027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GDP数据,2022年,印度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CNBC指出,上周,英国和印度结束了自贸协定的第11轮谈判。由于在一些主要关税项目和投资保护规则上存在分歧,该协定已经遭遇了几次挫折。戈比昌德认为,官僚主义是造成如此僵持局面的“最大的问题”。
戈比昌德·辛杜佳领导的辛杜佳家族为英国首富,数据来源:《星期日泰晤士报》
戈比昌德·辛杜佳现年83岁,是其领导下的辛杜佳集团业务涉及IT、房地产、能源和医疗保健等领域。辛杜佳家族以估计350亿英镑(约合3231亿元人民币)的身家,名列英媒《星期日泰晤士报》2023年英国富豪排行榜榜首。
尽管对英国退欧决定大加批评,但戈比昌德对同属印度裔的英国首相苏纳克的执政能力颇具信心。近年来,英国经济一直低迷,2023年第一季度仅增长0.1%,高利率、高通胀等问题困扰着英国居民。
戈比昌德认为,鉴于当前国际局势,经济疲软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无法控制”的,并坚称英国首相苏纳克已采取不少有效措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他说,英国为建立新的贸易伙伴关系所做的努力将为英国提供急需的发展动力,并将英国重建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场所。“就我们的团队而言,我们在英国从事过许多不同的业务,我们不会进行短期投资……我们集团中没有一家企业已经关闭或没有取得成功。”
拜登访英,计划会见查尔斯三世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9日,美国总统拜登将抵达英国展开访问,其间将会见英国首相苏纳克和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据报道,拜登计划于当地时间10日在唐宁街10号与苏纳克举行会晤,这也将是美英领导人近几个月内的第五次会晤。预计拜登与苏纳克的会谈内容将包括北约峰会和乌克兰等问题。
英国首相办公室8日曾发布声明称,英美的联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英国既是欧洲主要的北约盟友,也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防务和外交伙伴”,并且英国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苏纳克刚刚于6月访美,与拜登签署“大西洋宣言”,宣布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关键矿产、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巩固两国的安全联盟关系。白宫的声明指出,拜登此行旨在进一步加强美英两国的密切关系。
报道称,拜登此次访英还将在温莎城堡会见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就气候问题进行讨论。拜登曾在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与查尔斯三世会面,并赞赏其在气候问题上的领导力。
英国访问行程结束后,拜登将与苏纳克前往立陶宛,同北约国家领导人一道出席7月11日至12日的维尔纽斯峰会。
英国央行委员滕雷罗:英国央行现在加息越多 将来就需要越早且越快降息
【英国央行委员滕雷罗:英国央行现在加息越多 将来就需要越早且越快降息】财联社6月30日电,英国央行委员滕雷罗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英国政策收紧的传导效应;很难看到CPI和PPI之间的关系出现割裂;英国央行现在加息越多,将来就需要越早且越快降息。
英议员要求取消我高层访英,中方反手打英国七寸:马岛属于阿根廷
最近这几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国与德国之间的第七轮政府间磋商正常进行,法国政府则表达出了马克龙参加金砖峰会的意愿,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缓和,但西方国家内部仍有不少的死硬派。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英国部分议员致函英国首相苏纳克,要求取消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对英国的访问。
刘建超是中国外交系统高层官员之一,按照中英两国的原定计划,他将在6月21日对英国进行访问,并且在英国智库“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表演讲。
刘建超
在欧洲大国中,英国是与中国关系最差的,到目前为止英国首相苏纳克还没有任何访华计划,两国的高层交往也接近于中断状态。
不过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已经决定在2023年访问中国,这或许会给中英关系带来一定的转机,而刘建超这次对英国的访问,同样能够起到缓和中英关系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与英国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几年前,英国是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西方国家之一,曾经在2015年顶住美国的压力率先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前首相卡梅伦甚至还专门创造了一个“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概念。
汪文斌回应涉港问题
但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英国开始恶意插手香港事务,比如上个月英方发布所谓“涉港问题报告”,要求中方废除《国安法》。
英国的种种行为,以及在各个领域内与中国针锋相对的做法,导致两国关系开始渐渐走入谷底,黄金时代也宣告终结。
从中英关系这几年的波动起伏来看,英国政府内部政局的动荡,成了中英关系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苏纳克
过去6年时间里,英国先后换了卡梅伦、约翰逊、特拉斯、苏纳克四位首相,每一次政局更迭,都对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带来不良影响。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英国政府防控不力,不少政客急于甩锅,把中国当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再加上美国的挑唆以及乌克兰战争的影响,两国关系真正进入困局。
实际上与中国交恶,对英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英国现在已经脱欧,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市场的旺盛需求,以及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
克莱弗利
正因如此,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才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对中国进行访问,所以与中国对抗,等于说是亲手断送了发展机遇。
然而这种理性的认知在英国政坛并不占主流,所以才会出现连中国高官访问英国都会被干扰的怪事儿,而对于英国反华政客的所作所为,中国有很多可以打击英国七寸的反制手段,马岛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合国举行的马岛问题公开会上表示,马岛问题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坚决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同时还呼吁国际社会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行坚决抵制。
耿爽
据悉,马岛从1982年开始被英国实际控制,但阿根廷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双方上世纪还因此爆发过军事冲突。
以前中国极少参与其他国家的领土争端,但在英国方面不断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下,中国开始仗义执言,在马岛问题上明确反对英国立场,这让英国政府相当难受。
但这种难受是英国自找的,现在的英国国力日衰,却依然把自己想象成世界大国,对中国等国家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那么中国也就需要用实际行动,让英国政府长点记性,这已经不是19世纪日不落帝国横行全球那个时代了。
英国一条车道太过狭窄 1月内有11辆车撞上限宽杆
据每日邮报10月13日报道,英国赫特福德郡一处道路上因限宽杆过窄经常发生车祸,附近的一名居民在1月内拍到11起因此而发生的事故。
在沃特福德伍德米尔大道上,当地为限制载重货车进入,一条车道在2011年被限制到了7英尺(约2.1米)宽。附近一名居民表示自那以来,已有数百辆车发生撞车事故。他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设置摄像头,结果有11辆车包括一辆警车撞上了钢柱。
据报道,议员和高速公路局的代表已经实地进行了探访。
普京笑了:英国犯罪率飙升,赃物卖给俄罗斯
文/刺客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英国可以说是除美国外,西方对乌支持最积极,同时也是反俄最厉害的国家。不过,英国反俄挺乌的结果,并没有对自身的国际地位带来多大的提升,反而给该国的经济、民生、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带来自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影响。
众所周知,受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等因素的影响,英国经济发展陷于衰退状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为“发达国家中最差劲的国家”。英国经济衰退造成后果之一,就是一些人为吃饱饭被迫走上犯罪道路。据《参考消息》报道 ,英国警方日前表示,西方对俄制裁正在英国农村助推一股犯罪浪潮,导致大量的建筑机械和农用车辆被盗。
英国警方告诉媒体,英格兰和威尔士机械盗窃案今年同比增加3倍,根据统计,此前全国每月都会有约70辆高价值农用车被盗,但到今年3月,警方记录到的这个数字增加到180辆。这些高价值农用车辆和建筑机械被盗后,购买这些机械和车辆的买主,足以令伦敦那些反俄政客火冒三丈。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在英国农村被偷的建筑机械和农用车,都被运到东欧国家最后卖给了俄罗斯。对此,英国全国乡村犯罪整治队队长赫德尔斯顿表示,毫无疑问,西方对俄制裁正在对英国农村地区的犯罪率造成严重影响,因为俄罗斯对这些设备的强烈需求,让犯罪团伙铤而走险。
按照赫德尔斯顿的说法就是,“如果一个国家无法进口机械,黑市就会繁荣起来”。显然,西方对俄制裁,为英国的犯罪团伙创造了大发横财的机会,因为西方的禁运导致俄罗斯包括农用车辆、建筑机械在内的很多关键设备、以及零部件匮乏,从而带动欧洲黑市买卖的繁荣,成为英国农村犯罪率飙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西方对俄制裁造成各国经济普遍陷于滞胀状态中,能源、电力和食品价格的飙升,越来越多英国民众的日子不好过。曾有英媒在报道中说,物价飙升加上商家急于牟取暴利,正导致英国人正在变得贫穷。一些人为填饱肚子不得不铤而走险,这也是造成英国犯罪率飙升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
西方对俄制裁是伤人害己的极端政策,在给俄罗斯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制裁实施者带来几乎同等的伤害。因此,随着欧洲各国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民众抗议示威集会和工人罢工活动,把整个欧洲搅得乌烟瘴气。欧洲局势的持续动荡,也给该地区的社会秩序和治安体系带来很大的破坏,从而为某些犯罪集团创造了可乘之机。
因此,英国的犯罪团伙得以将本国农村的机械设备,顺顺当当地偷出来而且还能绕过西方对俄制裁的铁幕,直接卖到俄罗斯牟取暴利,说白了就是西方自身治安存在严重问题。在英国,每个月180多辆农用车辆,犯罪团伙不但能够轻松弄到手,还能运出英国并通过沿途多个欧盟国家,最后卖给了俄罗斯人。由此可见,欧洲的治安体系在对付示威民众可能很有效,但要对付犯罪团伙几乎是形同虚设。
另外,西方对俄制裁看似搞得轰轰烈烈,但看似严密的制裁铁幕,实际上却因为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漏洞百出。欧媒曾披露,很多欧洲企业都在通过第三国,绕过欧盟制裁将他们的产品卖给了俄罗斯。试想一下,连英国犯罪团伙都能够将偷来的设备卖给俄罗斯,欧洲正规企业就更不在话下。
欧盟计划出台新一轮对俄制裁法案,目的就是为堵住这些制裁漏洞。不过,该制裁法案因为涉及多个成员国的利益问题,最终因遭到多国抵制而被迫搁浅。这就意味着,只要欧盟制裁漏洞没有被堵住,欧洲的商品就能够出现在俄罗斯市场。那些犯罪集团就能够继续把从英国、甚至其他欧洲国家偷来的相关设备,卖给俄罗斯人从中牟取暴利。
他声称考虑效仿美国限制对华投资,还提到特拉斯窜台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当地时间5月17日,英国首相苏纳克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英国正在考虑效仿美国限制对华关键领域投资,但相关讨论还在进行中,尚不会在即将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上达成一致意见。在谈及前首相特拉斯窜台一事时,苏纳克强调英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
英国《金融时报》:苏纳克称对效仿美国限制对华投资持开放态度
据英国《金融时报》和“天空新闻”报道,苏纳克是在飞往日本参加G7峰会的专机上接受采访的。苏纳克称,正在考虑效仿华盛顿的做法,对投资中国关键行业的英国公司实施新的限制。
“我认为美国仍在制定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政策,他们还没有正式公布出来......但我们正在与他们对话。我们也在这一特定领域进行政策思考。”
苏纳克表示,鉴于美国尚未“完全形成观点”,有关西方采取更严格对华投资限制的联合行动仍在进行中,尚不会在G7峰会上达成一致。
“但从广义上讲,这绝对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苏纳克称,西方盟友也将讨论对中国实施进一步的出口管制,“经济安全”将是峰会的首要议程。
苏纳克还称,在G7峰会之前,西方盟友在对中国的经济态度上“非常一致”,随着各国陆续制定对华经济战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之间正在进行“非常相似”的对话。
“我们已经就出口管制进行了单独的对话,你们会看到这将是会谈的一个要点。”他说。
苏纳克在17日飞往日本的专机上与记者交谈/《金融时报》图
在美国对华所谓“战略竞争”整体背景下,美方官员一边频频口头呼吁加强中美经济交流,一边又扬言进一步限制对中国投资。美媒近来更是不断放风,称美国将在今年G7前后宣布“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规则,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政客”新闻网4月末称,拜登政府已开始向有关行业团体介绍该行政令的大致内容。
不过,彭博社等外媒此前已分析指出,这种限制可能“反噬”美国企业,真正实施起来亦将面临不少现实困难。
针对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外交部曾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投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脱钩断链损人害己,不得人心,也不可行。
另一方面,英国前首相特拉斯近日窜访台湾,并就中英关系、英国对台政策大放厥词。
当被记者问及此事时,苏纳克表示,他没有“实际关注”特拉斯此行的细节,但排除了改变英国对台外交政策的想法。
“我告诉你们,我们对台湾的态度由来已久,而且不会改变。”苏纳克称,这与英国的盟友“在实质和语言上保持完全一致”。
但他同时声称,英国在印太地区安全方面有着“强大且不断增加的影响力”,不认同任何通过武力改变现状的做法;英国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非常牢固,还将继续下去。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回应特拉斯窜台一事时表示,英国的个别过气政客拿台湾问题刷存在感,不过是为了捞取个人的政治私利。我注意到英国国内各界对特拉斯此举恶评如潮,称这次旅行是表演性的,是最糟糕的“网红外交”。这位持续不负责任的诺福克西南选区议员正在给她的国家带来另一种伤害。
日媒报道:英国产业竞争力明显下降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3日报道,英国产业竞争力明显下降。英国脱离欧盟独自发展的设想正在碰壁。
3月31日,英国获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被纳入该自由贸易区能否加快英国的发展速度正备受关注。
英国汽车产量之高曾在欧洲屈指可数。但是,在2016年举行脱欧公投之后,英国汽车产量呈现减少趋势。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的数据,2022年英国汽车产量比上年减少约10%,降至77.5万辆,为1956年以来的新低。英国的汽车生产活动是由从欧盟进口零部件、最终出口整车这条供应链来支撑的。虽然英国脱欧后得以避免关税上涨的最坏情况,但脱欧后新增的通关手续使得成本上升,英国作为生产基地的吸引力减弱。
报道说,英国的拳头行业金融业也被阴霾笼罩。
安谋是日本软银集团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安谋设计的芯片被用在全球90%的智能手机上。该公司在英国是被誉为“皇冠之珠”的非上市企业。安谋的上市是总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大型案例。英国政府碍于面子,一直劝说该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
英国首相苏纳克曾亲自与软银集团创办人孙正义举行线上会晤,承诺让主要投资者购买安谋股份,并许以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安谋最终还是选择在市场规模大、资金筹措便利的美国上市。
英国于2020年正式脱欧。其原本打算通过自主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搞活贸易,在科技等领域聚集世界资金,实现经济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脱欧产生的负面影响反而越来越明显。
英国《卫报》:银行业巨头合并,瑞士的民族自豪感受重击
英国《卫报》3月22日文章,原题:银行业巨头合并,瑞士的民族自豪感受重击在苏黎世中央火车站外,有19世纪工业家阿尔弗雷德·埃舍尔高耸的雕像,曾象征着地缘政治风暴中瑞士的平静与稳定:他的背后是他规划扩建的铁路,他的脸对着阅兵广场,以及他为自己的冒险创建的银行。
但是,在经历了数天的动荡之后,曾经的确定性被颠覆。瑞士社民党联合主席韦尔姆斯表示:“我们过去几天目睹的情况证明,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已从优势变成了劣势。”
“怪物正在诞生”
近日,瑞士联邦主席宣布,埃舍尔1856年创立的瑞士信贷银行将被规模更大的长期竞争对手瑞银以最低价收购。这是一项紧急救助协议,旨在遏制本月早些时候美国两家银行倒闭引发的金融市场恐慌。此举虽暂时平息了人们对2008年那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重演的担忧,但新的大型银行可能会带来更多隐患。《新苏黎世报》写道:“僵尸不在,怪物正在诞生。”
新瑞银的总资产将达到1.5万亿瑞郎,约是瑞士国民经济规模的两倍。韦尔姆斯说:“这家巨型银行利用其垄断地位勒索政府,并制定自己的监管规定,这种风险是巨大的。它已经大到不能倒。”瑞银吞并瑞信的讽刺之处在于,这家救助者曾被视为瑞士银行业的“坏男孩”。2008年,瑞士央行为瑞银提供了高达610亿瑞郎的坏账担保,帮助该行摆脱困境。当时,瑞银已开始向美国市场进行高风险扩张。瑞银随后转向更加规避风险的财富管理咨询服务,管理全球最富有人士的资金。
瑞信总部距离瑞银总部只有几百米远,虽然它在没有公共资金帮助的情况下挺过了2008年的危机,但瑞信向来我行我素。近年来,这家拥有资产管理、投资和国内银行业务的银行给人的印象不仅是冒险,而且是鲁莽至极。
2018年,瑞信一名前银行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客户签名转移资金并进行股票押注,造成超过1.5亿美元的损失,因而被判处5年监禁。两年后,因为一桩涉及商业间谍和个人恩怨的离奇事件,首席执行官谭天忠走人。2021年,瑞信银行受到一家英国短期贷款机构和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爆雷的冲击,其对这两家公司的巨额投资引发了人们对其风险管理战略的质疑。
去年,《卫报》披露,瑞信的客户涉及酷刑、贩毒、洗钱、腐败和其他严重犯罪。瑞士自由民主党领导人蒂埃里·伯卡特表示:“瑞信偏离了谨慎的瑞士传统,试图模仿盎格鲁-撒克逊商业模式,追求高风险高收益。”
“瑞士制造”失去光芒
近日,瑞信最大的投资者沙特国家银行表示,不会再向该行提供更多资金,投资者和储户纷纷撤离,撤出了数百亿美元。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谢尔登表示:“瑞信的稳固性比它看上去的要好得多,但信任问题已经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家不受信任的银行无法阻止挤兑。”在苏黎世,人们担心的是,对瑞信失去信任,也可能转化为对“瑞士制造”品牌更广泛的损害。从国足训练服到苏黎世美术馆,瑞信的标志随处可见。瑞信在世界各地赞助艺术展览,其收藏包括1万多件作品。如今,银行业的声誉已被玷污,人们担心,“瑞士特色”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失去增值可能。
内部的愤怒显而易见
瑞士评论员宾斯旺格表示:“这对瑞士声誉的损害将是巨大的,它将摧毁高效、可靠的神话。”
瑞士自我形象的其他支柱也在动摇。俄乌冲突导致国内部分地区开始质疑政府在外交事务中奉行了约500年的中立原则,而且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支持与北约建立更紧密关系的瑞士民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多数。
20年来,瑞士一直通过双边协议而非正式成员身份与欧盟接触,但2021年以来,瑞士与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在自由流动规则和国家援助规则方面陷入僵局。就连瑞士独特而备受推崇的直接民主模式也因银行丑闻而蒙羞。过去12个月里,瑞士选民一有机会,便就工厂化养殖到电影投资的各种问题进行全民公投。然而,他们在瑞信的救助协议中没有发言权。
这个国家内部的愤怒显而易见。上周,大约200名抗议者聚集在位于阅兵广场的瑞信总部外,高呼“革命”和“吃掉富人”的口号,还有人向警察扔鸡蛋。傍晚时,在银行紧闭的大门外摆了个简陋的神龛,由啤酒罐和蜡烛组成,表达了这个国家的民众对这家耻辱的银行的情绪。(作者菲利普·奥特曼,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