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宣布禁止政府人员手机上使用TikTok和推特等程序
法国政府3月24日宣布,由于担心数据安全问题,法国将禁止政府人员在手机上使用TikTok、Twitter(推特)、Instagram等娱乐应用程序。
据半岛电视台与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24日,法国改革和公共管理部发布了这一通知,并称禁令将立即生效。法国改革和公共管理部长格里尼(Stanislas Guerini)在一份声明中写道:“为了保障我们政府和公务员的网络安全,政府决定禁止公务员在专业电话上使用TikTok、Twitter、Instagram等娱乐应用程序。这些娱乐应用程序不能服务于国家行政管理,且可能对数据安全构成威胁。”
格里尼补充称,几个星期以来,法国的多个欧洲盟友和国际伙伴采取措施,限制或禁止本国政府工作人员下载、安装或使用TikTok。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2月23日起欧盟委员会以安全为由禁止其员工使用TikTok办公;2月27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在加政府部门的所有移动设备上禁止使用TikTok;美国白宫2月27日也要求政府机构于30天内确保在其联邦设备和系统上禁用TikTok。
另据《华尔街日报》3月15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拜登政府对TikTok发出威胁,要求字节跳动出售其持有的TikTok股份,否则该应用程序将在美国遭到封禁。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Shou Zi Chew)对此表示,将TikTok公司与中国资方切割并不能解决美国所谓的“安全风险”担忧,他欢迎各界对TikTok上的风险问题提供反馈,并强调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风险是无法被解决的。
3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数据安全问题不应成为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的工具。美方迄今未能拿出证据证明TikTok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应当停止在数据安全问题上散布虚假信息,停止无理打压有关企业,为各国企业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打起来了,“百万人集体行动”后法国目击者指出:局势已经失控
可能是感觉到自己讲话的“失误”,也可能是意识到了风暴已经到来,法国马克龙政府突然召集了12000名警察和军人,试图稳定法国局势,不让法国“沦陷”。事实证明,这么多的警察和军人严阵以待也不行,因为双方人数不成正比,法国警察和军人的对面,是集体行动的百万名法国人。目击者指出,法国局势已经“失控”。
环球网报道称,此前不久马克龙接受电视采访,试图让法国工人冷静,但是他说出的话反而让法国工人更加冲动。当时马克龙指出,自己无法撤销改革法案,因为这是唯一拯救法国养老体系的机会,如果法国政府妥协了,那么法国财政将会严重瘫痪,甚至威胁到国家稳定,在国家和工人利益面前,他只能选择保护国家。
马克龙签署的改革法案规定,所有法国籍工人,无法在62周岁退休,必须要工作到64周岁,同时将会根据工作时间长短,决定工人能够领取多少退休金。这样的法案宣布后,立即在法国引发强烈抗议。马克龙在采访中说出“只能保护国家”这样的话,就是坚定了推动退休改革的决心,希望法国工人能够“接受和认命”。
很显然,马克龙低估了法国工人保护自身利益的决心,这些工人及其背后的工会立即宣布,他们将会在几日后发起行动,要让法国政府为他们的猖狂付出代价。安全部门打探到法国工人即将集体行动后,就马上上报内政部,要求法国立即做好准备,保证法国秩序稳定。
就在几日前,法国工人的抗议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游行示威了,而是发起了更多的暴力行动。从最初的包围政府部门,到中期的“焚烧马克龙肖像”,再到后期“焚烧公共设施”,法国工人向法国政府展露了暴力抗议的一面。这样的暴力抗议,也让马克龙政府意识到了危机已经到来。法国内政部随即下达命令,要求大量警察和军人做好准备。
高达12000名的法国警察和军人按照要求前往各地区,应对法国的“暴力抗议”。因为巴黎是首都地区,也是抗议的重灾区,内政部在当地部署了5000名军警,应对抗议者带来的危机。然而,这些军警已经无法震慑暴怒的法国工人了。
在报道当日的“百万人抗议”活动中,抗议者和警察爆发了激烈冲突,造成部分警察和士兵以及抗议者受伤。不仅于此,法国地方政府的前门,都被抗议者一把火烧掉了。法国目击者指出,当时局势已经严重失控,到处都是抗议声和“硝烟”。
很显然,法国警察和军人无法保证法国稳定,也无法维护法国秩序。因为法国总工会已经说了,他们能够采取的行动就是抗议,这是给予马克龙政府最好的回应,直到马克龙政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事实上,马克龙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他坚信这是在拯救法国,是在维护法国居民的整体利益,只是抗议的工人看不出来。也就是说,法国的矛盾无法消除,这样的混乱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工人的行动会让法国秩序崩溃。断断续续持续了几个月时间的抗议活动,让法国上演了各种危机。就像巴黎,再次回到了中世纪的脏乱差,无人打扫的垃圾堆积在街头,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交通。而这样的影响,已经蔓延到了法国各领域内。
支持乌克兰遭反噬!数万民众围堵马克龙,法国彻底乱了
近段时间,法国内忧外患,在马克龙态度改变之后,法国在支持乌克兰方面也是不遗余力。这样的行为,引发法国境内政客以及民众不满,在他们看来,自己国家都一团糟,还有余力去管乌克兰,简直不知道哪头重哪头轻。
于是,接二连三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在法国街头上演,而马克龙也遭遇围堵斥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克龙政府不能够及时改变民众观念,将很可能会影响执政党的地位。
马克龙遭遇围堵斥骂
据悉,在援乌问题上,马克龙一直非常上心。特别是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愈演愈烈,马克龙更是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甚至马克龙还亲自致电泽连斯基,表示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乌克兰,对泽连斯基的“十项和平计划”表示赞成。
然而马克龙并没有得意太久,就在马克龙出席一场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法国各地民众以及展商将马克龙围的水泄不通,他们叫嚣着反对退休改革制度,并且试图靠近马克龙,不过都被保镖给阻挡。
更甚至有保镖还掐住抗议者的脖子以及头发,将其摁倒在地。对于此事,马克龙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然而很多民众对于马克龙政府的不满已经达到顶点,不论从民生还是经济问题,都让法国民众无法获得幸福感。
场外数万人抗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法国多地举行抗议游行示威活动,大批的法国民众出现在街头,他们高举标语,高喊“为了和平”字样,要求法国退出北约,停止军援乌克兰,甚至还有的法国民众要求马克龙下台。
可见这种抗议示威活动已经让法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来,因为随着示威人数的不断增加,已经引发周边数个国家也开始发起反对政府行动,这种迹象,大有将执政党彻底赶下台的架势。不过西方各国政府并没有作出改变,继续在乌克兰问题上全力支持。
显而易见,俄乌冲突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美国以及北约国家,他们不断拱火乌克兰局势,导致全球通胀飙升,民生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各国政府根本无动于衷,选择紧随美国行动,殊不知这种不把民生放在眼里的行为,自然也不会获得民众支持,所以这样的执政党下台是早晚的事。
北溪事件曝光后,马克龙立场大变,不单单是要访华
据参考消息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败,希望乌克兰能够捍卫自己的立场,但事情最后不会以军事方式收场。
马克龙强调,自己不像有些人那样,认为应当把俄罗斯完全击垮,那些人想要将碾压俄罗斯放在首位,这从来不是法国的立场,永远不会是。
马克龙补充道,俄乌双方都不会取得完全胜利,因为动员效果有限。马克龙认为现在应该做的,是乌克兰发动一场攻势,给俄罗斯制造麻烦,以恢复谈判。
在提到俄罗斯总统普京时,马克龙表示,普京之外的所有选项都会更加糟糕。这是针对把普京推翻的说法的回应,马克龙的意思是,不让普京领导俄罗斯,情况会更糟,因为俄罗斯国内有很多强硬派,做派远比普京更加强硬,让他们主导当前的局势,势必会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
马克龙是在参加完慕安会之后表达的自己的立场。此次慕安会,在西方国家的推动下,毫不意外地成了一场批俄大会。马克龙在参会结束之后,却释放出了不是特别强硬的信号,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目前,西方的主流声音是,要击败俄罗斯,并且信心十足,起码嘴上一点不饶人。包括此前马克龙也曾表示要击败俄罗斯。
但现在马克龙的立场变了,反对推翻普京,反对击败俄罗斯,他认为俄罗斯不会赢,但也不会败,因为乌克兰也不具备战胜俄罗斯的能力。至于那些想要进攻俄罗斯本土的想法,马克龙更是强调,法国永远不会持这种立场。
可以看出,马克龙的立场出现了明显转变。至于为什么会转变,也很好理解。美国记者曝光了北溪事件的真相——美国策划并实施,炸毁了北溪管道。
美国直到现在也没有给出任何像样的解释,就是死赖着不承认。这种态度表明,美国解释不清楚此事,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自己是北溪事件的凶手。
而根据美国记者透露的消息,美国炸毁北溪管道的目的是遏制德国。美国为了遏制德国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那么当它要遏制法国的时候,自然也会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马克龙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反对击垮俄罗斯,如果俄罗斯真的没有了,美国对待欧洲国家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
除了对俄态度转变之外,马克龙对华态度也更加积极,在王毅主任访问法国期间,法国方面就确认,马克龙正在就访华进行准备。预计将在第一季度前往中国访问。
与此同时,法国方面还决定取消对来自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推动加速中法人员往来交流。
美国当前的大方向有目共睹,就是反俄遏华。现在法国反对搞垮俄罗斯,同时推动跟中国的交流,已经开始跟美国背道而驰。
法国想要成为欧洲的领导者,就应该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最起码不能对美国唯命是从,否则一直都会是美国的跟班。
法国:协同管理 多元共治
法国国家公园模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2006年4月14日发布新的《国家公园法》,开启了大规模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在操作层面上,2007年2月23日法国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在所有国家公园执行基本原则的决议》,此轮改革充分考虑了国家公园和周边的经济、社会特别是生态依存性,创新了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终形成了极具法国特色与代表性的国家公园体制。
在权责方面,法国针对国家公园建设与保护建立了中央、地方共同参与管理的治理体制,并以宪章的形式明确了治理结构、各方权责,给予地方利益相关者更大的权限与措施。同时,法国还采取多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积极平衡包括大区政府、基层地方政府、公园管委会及社区居民等在内的多方诉求与利益,并鼓励处于同一生态系统的周边市镇以合作、加盟形式参与其中,充分兼顾各参与方的合理发展需求,并最大范围、最大限度保障公园的生态系统完整性。
在管理方面,法国于2016年颁布《生物多样性保育法》,并依托专门成立的生物多样性署,对国家水资源与环境、自然监测、国家公园及海洋、植物保护等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管理,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有效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
同时,国家公园范围内市镇的部分执法权下放至国际公园管委会,包括森林警察、交通警察等,并对公园区内的道路建设、停车规划等基建类工程具有一定审批权。另外,法国的国家公园一般分为自然区域、公园游览区及外围地带三类,对于需要给予特别保护的自然区域,法国政府明令禁止公众进入,并对开发活动采取严格限制,充分确保区内生态系统安全。据统计,从19世纪末至今,法国各类自然保护区已发展到100多个,以保护稀有或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相关区域由所在地区政府部门或从事自然保护的协会负责管理,费用则由国家环境部承担。
在经营方面,法国积极打造与推广国家公园产品品牌效应,并将此作为强化管理方与所在社区参与方共同利益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机制,进一步细化行业分属与责任清单,并为国家公园的维护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与科学研究,形成了以保护国家公园为核心的品牌增值良性循环,对品牌下辖的农业产品、手工业品、餐饮业、酒店业及旅游业等准入与行为规则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与监管,使国家公园超越传统自然生态概念,向推动绿色融合、提振社区发展、拓展生态保护理念等领域进行有益探索。(经济日报记者 李鸿涛)
紧张关系升级?法国军方:阿尔及利亚政府禁止法军机进入其领空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刚刚报道,法国军方表示,阿尔及利亚政府已禁止法国军机进入该国领空。法新社称,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是,“签证纠纷”在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引发外交危机,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批评阿尔及利亚的言论。
法国又传来一则噩耗,海外属地欲自立门户?法智库却咬了中国一口
不久前,法国刚被美英澳三国在背后捅了一刀,随后法国十分愤怒,直接采取召回大使等各种措施,强烈回应美英澳三国。然而在法国还没有解决这一事情时,法国又传来了一则噩耗。法国的海外属地新喀多尼亚,决定在今年12月份进行第三次公投,准备脱离法国自立门户。该地位于南太平洋,该消息一经传出之后,法国智库便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法国智库却利用该地区寻求独立直接咬了中国一口,声称中国有意染指该地区。
法国海外属地准备进行公投
事实上,这并不是新喀里多尼亚第一次决定举行公投,该地区早在2018年和2020年曾经两度举行公投,但是仍然没有获得独立。预计今年12月份该地区举行的公投将会是该地区寻求独立举行的最后一次公投,这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归属。
法国《论坛报》声称,担心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会导致该地区本次公投以独立告终,从而导致法国失去位于南太平洋的专属经济区。该媒体指出,该地区独立派一直在寻求独立,但是却一直遭受挫折,如今该地区的独立派已经搭上了中国发展的便车。法国只能够继续依靠同澳大利亚保持关系,以此阻止中国在当地影响力的扩大。
法国智库对中国进行抹黑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在不久前刚同美国和英国从背后捅了法国一刀,这让法国十分担忧,接下来是否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海外领地和澳大利亚。
另外法国一智库还发布了一份报告,声称中国自2019年起便一直试图推动该地区走向独立。该智库认为中国能够从其中获得不少的好处,一个好处是能够获得该地区的铁镍资源,另外一个好处是,中国可以打破美澳两国在南太平洋上的岛链部署。
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事实上,虽然该地区拥有大量的铁镍资源,中国也会从该地区进口不少资源,但是中国企业只获得了该地区极小一部分的铁镍资源。另外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国家的海上安全,这同该地区的独立没有任何联系。显而易见,法国媒体和智库是想要利用该起事件,渲染中国威胁,以此对中国进行抹黑。
有不少法国网友也不认可法国媒体和智库的说法,他们认为当地寻求独立符合人民的需求,不得以所谓的“中国威胁“,阻止当地人民寻求他们应得的权利。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法国外长:不认同“奥库斯”联盟的“对抗逻辑”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9月30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出席法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会议时表态称,法国不认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建立的“奥库斯”联盟(“AUKUS”)的“对抗逻辑”。
据塔斯社9月30日报道,勒德里昂指出,美国自前总统奥巴马时期以来一直遵循对抗逻辑,“现在,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也已接受了这一逻辑”,放弃了之前政府“对于主权的渴望”。澳大利亚通过取消与法国潜艇合同这一违约行为,“破坏了与盟友关系中的信任,同时制定了与中国对抗的战略。”
勒德里昂认为,法澳潜艇合作其实能增强澳大利亚的主权。而现在澳大利亚政府希望能够通过牺牲主权的方式获取更多安全,到最后“两者都会得不到”。
马克龙:希腊将从法国购买3艘护卫舰
【环球网报道】法新社28日刚刚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希腊将从法国购买3艘护卫舰。
报道称,马克龙是在与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发表的上述言论。他表示,希腊将从法国购买3艘护卫舰,作为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部分,以捍卫两国在地中海的共同利益。
法国总统马克龙被扔鸡蛋 法媒:已不是第一次
参考消息网9月28日报道 据法新社法国里昂9月27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27日在南部城市里昂视察期间遭遇鸡蛋袭击。
事发时,马克龙正在参加一个贸易展览活动,他在现场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当他走过人群时,一名男子向他投掷了一枚鸡蛋。鸡蛋击中了马克龙的肩膀,没有碎。这名袭击者高呼“革命万岁”,随后被安保人员迅速制伏并带走。
马克龙说,希望能与袭击者对话,“如果他有话要对我讲,那就让他来吧”。
报道称,法国总统选举将在明年4月举行。未来几个月,由于马克龙预计会在广受期待的竞选连任活动中增加公开露面的次数,他的安保人员将保持高度戒备状态。
报道还称,法国政客经常受到鸡蛋袭击。马克龙也不例外,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被扔鸡蛋。
2017年,马克龙在巴黎参观农业博览会时,头上挨了一枚鸡蛋。当时他还在竞选总统。今年6月,他在南部城市瓦朗斯视察时还曾遭人掌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