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罪行曝光,澳军准备开除目击者,媒体:黑幕刚刚掀开一角
第一军情作者:君剑
不久前澳大利亚国防军司令安格斯·坎贝尔公开了对驻阿富汗澳大利亚部队的调查报告,这一报告确认了澳大利亚驻阿富汗部队犯下战争罪行,一些士兵“非法杀死”阿富汗平民或俘虏。坎贝尔对媒体宣称,国防军总监察长办公室历时4年调查驻阿澳军在阿富汗的57起事件,听取超过400名证人的证言。调查报告显示,有证据证实25名澳大利亚特种部队士兵在23起事件中非法杀死39名阿富汗人,而且这25人中有的人现在还在澳大利亚军队中服役。
这一事件的曝光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舆论立即一片哗然,众所周知,澳大利亚素来喜欢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到处煽风点火挑起事端的同时又不忘高喊“民主”和“人权”的口号,但是这一次曝光的事件,着着实实扇了澳大利亚自己一巴掌。更奇葩的是,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掩饰这些战争罪行,犯罪的澳大利亚军人甚至获得勋章并被奉为澳大利亚的“国民英雄”。正是因为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迫使澳大利亚不得不自己调查自己,而在调查和指控逐渐水落石出的情况下,已经有多名澳大利亚士兵选择了自杀。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报道,在上述调查报告公布以后,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发出通知,澳大利亚国防军可能考虑开除13名特种部队士兵。这些士兵被怀疑是杀害阿富汗平民和囚犯事件的帮凶或目击者,或在作证时不诚实,以掩盖罪行。他们并不在19名可能因谋杀罪面临刑事调查的特种空降部队士兵之中。可见,澳大利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通过开除一些士兵来息事宁人,当然这些士兵中有一部分是目击者,开除他们似乎也有掩人耳目的意思。
不过在澳大利亚军队摊上“杀人狂魔”形象的情况下,即使澳大利亚总理和军方最高指挥官就此做了道歉,外界的愤怒也难以被平息,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7日报道指出,阿富汗人权与民主组织负责人马里法特认为,过去多年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军队在阿富汗的暴行,远远超过澳大利亚军方报告披露的严重程度。很多受害人家属都认为,澳大利亚士兵的罪行远未被彻底曝光,至于所谓的赔偿,马里法特认为这纯粹是对受害者的侮辱,澳大利亚应当还受害人一个公道。
值得指出的是,澳大利亚在战争罪方面“并不孤单”,作为澳大利亚“老大”的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没好到哪里去,阿富汗战争正是在美国的操作之下进行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美军在阿富汗的战争行为也一直饱受争议。此前国际刑事法院就试图调查美国的战争罪,但遭到美国多次公然威胁。今年6月11日,特朗普批准了针对国际刑事法院雇员的经济制裁和旅行限制。之后,美国宣布对国际刑事法院的两名官员实施制裁,结果引发72国联名反对。
讽刺的是,澳大利亚当时也参与了这份反对美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联合声明,但没想到这么快澳大利亚的糗事也被供了出来,这说明澳大利亚和美国根本就是一丘之貉,谁也别笑话谁。另一个签署声明的国家英国,同样被质疑存在战争暴行。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也曾呼吁英国进行调查,但英国现在还在“考虑进行必要行动”。种种事实说明,某些标榜“民主”和“人权”的西方国家,本身其实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战争贩子,这些国家面临的战争罪指控,正暴露了其双标、虚伪的本质。
外媒称澳大利亚红酒近日将被中国征以重税,中方为何实行惩罚性措施?外交部回应
商务部网站11月27日消息,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调查机关决定采用保证金形式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自2020年11月28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被调查产品时,应依据本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保证金比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在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对此提问称,澳大利亚红酒近日将被中国征以重税,即使是在针对澳大利亚红酒的反倾销调查还没有被完成之前,中方为什么要实行这样惩罚性的措施呢?
对此,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中称,关于你提到的这次临时反倾销措施,中国商务部已经发布了公告,具体情况请你向主管部门了解。中方对于发展中澳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始终认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希望澳方多做有利于中澳互信与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事,为推动中澳关系重回正轨提供条件。
澳大利亚总理态度转变,希望与中国重修旧好,赵立坚作出重要表态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一直与美国交好,尤其在涉及中国问题上,总是与中国"唱反调"。近期,美国大选结果将出炉,特朗普下台已经是板上钉钉,澳总理突然痛改前非,猛夸中国。
澳总理莫里森一改先前对中国的错误态度,主动向中国示好。据环球网11月24日报道,中国外交部也就莫里森的态度转变给出了正面回应。
莫里森态度突变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11月23日报道,莫里森在参加英国智库的视频会议时,忽然猛夸中国。莫里森称:"中国的脱贫战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相匹,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将有利于中澳两国的经济贸易。希望两国能够愉快共存,彼此尊重。"
莫里森还特意暗指澳大利亚不是美国的附属品。他在讲话中表示:"澳大利亚有独立的主见,并非是其他国家的附属品,错误的看待会扰乱我们的双边关系。"
他还称澳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澳大利亚会时刻保持独立自主的作风,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但事实好像并不如莫里森所言,近些年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一直对美国的指令一律照单全收,频繁配合美国对中国搞事情。今年特朗普当局就新冠疫情向中国泼脏水时,澳大利亚方面也在积极主动响应。此外还跟随特朗普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做法,但得知特朗普即将下台后,态度立马变了,但这也让澳大利亚更加认清事实。
过去的几年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方的经济贸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英国BBC曾报道,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不可被轻易取代的。但澳方的一系列错误行为,严重影响到了中澳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澳大利亚各界都希望中澳关系能够得到缓和,帮助澳大利亚经济走出僵局。
空口无凭
虽然莫里森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往届澳大利亚政府也都曾说过"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样的话,但是实际行动却与之截然相反。所以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若不是国内经济受到波及,澳洲的企业、工人、农民们联合抗议,政府应接不暇,莫里森方面很可能还会一直强硬下去。
若莫里森真心想要与中国达成友好合作,便不能自作聪明,必须要拿出足够的诚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外交部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了莫里森总理对中国的脱贫战略以及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评价。中国始终坚持与其他国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友好合作。也希望澳大利亚在对华问题上,能够摒弃偏见,独立自主地做出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选择。19日赵立坚表示:"不要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号损害他国利益,相互尊重才是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
文/CC
双重打击!澳大利亚暴发H7N7禽流感 新冠疫情形势也不乐观
【澳大利亚暴发H7N7禽流感】据美国彭博社8月1日消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一家农场近日暴发了H7N7禽流感,农场内约有半数禽类感染病毒。另据美媒消息,澳大利亚的新冠疫情形势也不乐观,维多利亚州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就超过了650例,高于前一日的397例。
彭博社称援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声明称,这家农场位于维多利亚州的莱斯布里奇,饲养的43000只禽类已经有21750只感染H7N7禽流感。
维多利亚州首席兽医官格雷姆 库克(Graeme Cook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地区目前已限制人员出入,受影响的农场也已被隔离。声明还称,为了控制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农场内的禽类会经相关人员捕杀后销毁。
该州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则表示,H7N7病毒 不会对公众构成风险,因为它很少影响人类,除非人与患病的禽类进行直接、密切的接触。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新冠疫情形势仍不乐观。路透社援引美国广播公司(ABC)消息称,维多利亚州2日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就超过650例,远高于前一天的397例。另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数据,截止北京时间8月2日上午10时,澳大利亚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接近2万例,共计17294例。
澳媒曝中方向堪培拉递话:如果你们把中国当敌人,那中国就是敌人
今年以来,澳大利亚跟班美国,在新冠疫情、干涉内政、南海问题、限制中企手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对我国进行无理施压,在中方多次善意提醒后,澳大利亚政府仍不自知。于是,中方对澳大利亚部分出口商品或加征关税,或反倾销调查,或直接禁止出口等,做出了一些惩罚性动作。对此,澳大利亚感到“很委屈”,一直在跟我国就出口问题争论。但有澳媒透露,有中方官员最近直接说了“中方现在很生气,我们为什么要在乎澳大利亚”。
据观察者网11月18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透露,该报最近收到了一份列有14项中澳争议的中国政府官方文件,这份文件比中方发表的任何公开声明都“更进一步”。不仅如此,有中方官员接受采访时还直接向堪培拉递话,“中国现在很生气。如果你们把中国当作敌人,那中国就会变成敌人。”对于澳方希望与中方通话,这位官员提出,“中国为什么要在乎澳大利亚?”在“糟糕的氛围”之下,通电话将是“毫无意义的”。
我国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向来是一个讲究对话含蓄,始终给对方留些余地,不希望对方太过于难堪的民族。这一次,都把中方官员逼得将“外交辞令”说成大白话了,可见澳大利亚政府这帮政要们的脑子该是有多轴。此前,澳大利亚龙虾因为过海关的原因,停在我国港口都快放过期了,澳大利亚还在四处打听我国是不是对澳出口商品下了“禁令”,结果发现没有。
之后,一艘运送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煤炭的商船,在我国一个港口锚地停靠几个月后,得不到接收后仍不愿意返回或转送其他出口地,结果被印度和澳大利亚媒体炒作成了“人道危机”,称船员们缺衣少药,连生活都成了问题。随后,我国外交部也回复了,“从来没有限制这艘船只的自由,他们可以随时离开”。
结果,澳大利亚这帮政要们还在后面“抗议”,奉劝中国不要对澳大利亚出口商品有歧视。或许,澳大利亚官员的思维有些问题,只看眼前发生的事,从不去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也是东西方的区别?看看澳大利亚今年以来都对我国做了些什么。
在今年4月和5月,澳大利亚除了紧跟美国就疫情向我国甩锅、抹黑外,还附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要对华进行“疫情索赔”,此外还想牵头对“疫情源头”搞独立调查;之后,在涉港、涉台问题上疯狂干涉我国内政,称要捍卫所谓的“价值观”,但美国“黑人之死”后,游行都闹得要出动军队镇压了,也没听澳大利亚去谴责一个字。
之后,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澳大利亚诬蔑我国对其进行网络攻击,后来发现是一个“乌龙”,竟然连道歉都没有;今年7月,美国发表涉南海声明后,澳大利亚配合美国海军,多次在南海附近海域搞联合演习,并多次声称要在南海“航行自由”;期间,澳联邦政府不仅反对维州地方政府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还对我国对澳投资进行严格审查和严格准入;更早前,还追随美国禁用对我国华为5G设备……
澳大利亚对华表现出来的恶意,就连该国一些学者专家和前政要都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喊话政府,“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与中国并没有实质冲突,为什么要把中澳关系搞成这样?经济离开中国,澳大利亚人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吗?澳政府现在要做的,是赶快修复中澳关系”等等,但澳政要们却不自知,显然不是一句“旁观者清”能解释清楚的。
所以,这位中方官员来直接的了,你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你不是不知道反省吗,你不是不知道怎么做吗,我现在一盆冷水给你浇过来,看你是真不清醒还是假不清醒。澳大利亚如果还装睡,中国可能永远都不会再去敲他了。
澳洲女子卖掉所有财产决定投奔英国男友,准备好了一切却被甩
据英国《镜报》11月6日报道,澳大利亚珀斯市一名27岁的女子为了一名英国男子,不惜变卖房子等所有财产,然而就在她启程搬去苏格兰和他一起居住的前一周,却被对方甩了。
这名澳大利亚女子名叫斯蒂芬妮·戈顿(Stephanie Gorton),她在2019年8月认识了去澳大利亚旅行的这名男子,两人对彼此一见钟情。后来,该男子继续去其他国家旅行,斯蒂芬妮便坐飞机跟着他一起游玩了一段时间。期间,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两人决定一起在苏格兰安个家,甚至还讨论了未来要生的孩子的名字,这直接促使斯蒂芬妮决定变卖在澳大利亚的一切,搬去苏格兰和男友一起生活。
2019年12月底,为了和“心上人”厮守在一起,斯蒂芬妮拿定了主意。她想好后,很快顺利地卖掉了房子和其他不必要的物品,打包好了所需要的行李,把几大包行李提前寄到了苏格兰,自己准备在1月中旬启程。
然而,就在她乘飞机一周前,她的这位“心上人”却突然抛弃了她。他打电话向斯蒂芬妮解释说:“你太难了,你不应该这么难。如果现在很难,以后会更难。你来这里没有朋友,而且你会非常依赖我,我现在经济状况却不好。所以我们都退一步,再给对方点时间。”
斯蒂芬妮不敢相信两人原本规划好的一切不会就这么结束了,所以便去调查了一番,结果发现她的男友和一个来自南美洲的女孩在交往,顿时脸色大变,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
在家人和朋友们的关怀和安慰下,受到男友深深伤害的斯蒂芬妮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她解释说:“最糟糕的是,我灰溜溜地回去工作,面对所有知道我决定搬到苏格兰的同事们,我抬不起头,深感羞愧。”
斯蒂芬妮决定从这次失败的交友经历中吸取教训,扭转生活。如今,她辞去了工作,创办了一家工作室,事业蒸蒸日上。而且,不但事业兴旺,她还遇到了一个叫蒂姆的男子,彼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感慨地说她很高兴自己11个月前没上过那架飞机去苏格兰,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
大批货轮被禁入港后,白宫果断对澳大利亚支援,中方警告适得其反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1月4日的报道称,为了更好地推销澳大利亚产品,澳大利亚驻华大使近期做好了参加我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准备,他将在这次博览会上推销澳大利亚红酒、牛肉等产品。由于澳大利亚多种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我国海关依法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龙虾、原木等进口产品实施检验,这样的检验是为了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安全。消息人士称,在大批货轮被禁止入港之后,澳大利亚媒体开始宣称大陆又有意‘打击’澳大利亚进口商品,白宫更是果断为澳大利亚提供了支援,而白宫为澳大利亚提供的所谓‘支援’是2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我国国内专家警告称,美方此举是在破坏中澳关系,他们这样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澳大利亚是美国忠实的‘朋友’,不论是南部海域问题,还是海峡问题,澳大利亚当局都紧紧跟随美国的脚步,发表干涉我们国家内部事务的言论。更有趣的是,澳大利亚当局近年来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海军,他们对外给出的理由非常可笑,他们表示澳方强化海军建设,是为了防止大陆破坏中澳之间的海上贸易线。有网友调侃称,澳大利亚政界‘精分’十分严重,为了让美国看到自己的忠心,他们不顾问题的关键,拼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自己。
美国国务院在10月30日批准了向澳大利亚出售‘标枪’反坦克导弹的计划,澳方计划采购200枚‘标枪’FGM-148E导弹,预计采购价格为4600万美元。很多军事专家对于澳大利亚军方的决定非常迷惑,因为他们想不通为何澳大利亚会采购反坦克导弹,没有哪个国家会千里迢迢的将坦克运到澳洲大陆上去。有分析人士认为,澳大利亚这一采购计划很可能是在学习沙特,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向美国缴纳‘保护费’。
澳大利亚国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他们不仅依靠出售矿产资源来获取利润,澳方的红酒和肉类也十分畅销。中澳在经济领域方面的合作十分密切,澳大利亚在中澳合作中一直都是贸易顺差。澳当局虽然在经贸合作中赚得盆满钵满,可他们偏要干涉我们国家的内部事务,澳方这种‘精分’行为,自然引起了我们国家的不满。近期,我国为了推广清洁能源停止了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资源的计划,失去了大陆市场之后,澳大利亚商界十分不安。知情人士称,澳大利亚政客十分清楚自己升迁的要素,他们为了自己的职位疯狂反华,一些政客如果在竞选过程中得到了华裔商人的资助,其他政客就会公开指责大陆干涉澳大利亚内部选举。
分析人士认为,澳大利亚政客清楚地知道与大陆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美国的‘控制’下,他们更愿意按照美国为其画出的道路前进。作为五眼联盟的成员国之一,澳大利亚的位置其实已经注定。
澳大利亚驻港总领事官邸遇窃
澳洲驻港总领事Paul Tighe(小图)位于香港仔香岛道39号的独立屋官邸昨日遇窃,户主损失10万元财物。 香港明报图
中新网5月1日电 据香港《明报》专报道,香港一个月内发生第二宗涉及驻港总领事官邸遭爆窃案件。澳洲驻港总领事位于香港仔香岛道的独立屋官邸,昨凌晨遭匪徒入屋搜掠,男户主发现后报警,经点算后损失约10万元财物。
警方调查后,怀疑贼人从屋苑旁的住宅地盘爬过围墙,进入总领事官邸范围,再从窗户入屋爆窃。上月6日,位于港岛半山布力径的印度驻港总领事馆的官邸亦遭人爆窃,幸屋内人及时揭发,力保不失。
澳洲驻港总领事Paul Tighe发出新闻稿,指事件中无人受伤,非常感谢香港警方迅速及专业的响应,又指警方正调查事件,不作更多评论。
昨日凌晨6时许,香岛道39号独立屋的58岁外籍男户主报案,指家中遭爆窃。警员接报到场,发现屋内有窗户被打开,户主点算后证实损失港元、人民币及一批首饰,总值约10万元,案件交由西区警区刑事调查队跟进,搜索后未有发现贼踪。
Paul Tighe于2011年10月出任澳洲驻香港总领事,到港前为澳洲外交及贸易署贸易及经济政策部门第一助理秘书,曾任澳洲驻希腊大使及驻泰国大使馆副领事,又曾在巴黎担任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澳洲代表。
遇窃独立屋为澳洲政府在1968年以39.8万元买入,旁边的独立屋则由电视广播主席陈国强妻子伍婉兰和另一公司,于1985年以公司名义以390万元买入。
中国碳中和目标一出 澳大利亚有点慌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方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方作出这一表态后,立即得到了外界瞩目。
就在国际社会关注的同时,澳大利亚却透露出了一丝担忧,不少澳方人士认为,中国的这一目标可能意味着澳大利亚对华的化石燃料出口将严重下降,从而在经济上遭受“巨大痛苦”。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9月29日报道,在该媒体探讨澳大利亚疫情后重启经济的《Q+A》节目中,多名节目嘉宾(类似专家团专家)提出了上述警告。
演播室中,一名观众向嘉宾们提问,中国所提出有关碳中和的承诺“是否具有可信度”。对此,节目嘉宾均表示,可以相信中国将会坚持这项碳中和的计划,因为降低排放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但同时,有两名嘉宾却也表达了对碳中和计划可能影响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担忧,其中一人是澳大利亚艾特莱森(Atlassian)软件公司联合创始人迈克·坎农·布鲁克斯(Mike Cannon-Brookes)。
布鲁克斯声称,对于中国而言,宣布如此重大的决定将会“安抚”一部分欧洲人,同时也能“孤立”美国,这么做符合中国的国际利益。他还称,“中国也正在寻求更深程度的自给自足,目前中国还非常依赖于澳大利亚的化石燃料出口,但通过自给自足,可以减少对澳大利亚的依赖。”
布鲁克斯还进一步表示,如果澳方已经开始担心化石燃料产业的未来,那么像他持有的这种担心就更有理由站得住脚了。
“中国已经表示,不仅未来40年内将不会再进口煤炭、天然气和其他资源……而且对于煤炭,是在未来20年……中国将会更快地摆脱对澳大利亚煤炭产品的依赖,他们将优先考虑国内的供应。”
这些言论都是从布鲁克斯口中说出的,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宣布这些内容。不过,从一些迹象来看,确实让澳大利亚在煤炭出口方面感受到了深深的担忧。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未来减少煤炭用量将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宣布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澎湃新闻曾采访多位业内人士。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胡敏认为,这一目标,将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长期政策信号。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则认为,为实现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下最紧迫的是要在“十四五”规划中设立更有雄心的包含碳总量目标在内的气候目标,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降至50%以下,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福建省建造的海上风力发电机 长江三峡集团图
对此,节目嘉宾、澳大利亚联邦工党气候变化事务发言人马克·巴特勒(Mark Butler)也非常清楚,他表示将会持续观察。“我认为,当我们看到明年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出台时,碳中和计划就会势在必行,其中会列出中国政府想要进行的能源投资。”
虽然有人表达了担忧,但澳方另一些人却持不同看法。节目嘉宾、澳大利亚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达伦·切斯特(Darren Chester)承认,由于近期发生了一些时间,导致目前澳中两国关系很不稳定,但他坚持认为,本国的化石燃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还在建造更多的燃煤发电站,需要澳方的煤炭。
对于这一看法,节目嘉宾布鲁克斯就作出了反驳,他认为中国计划建造那些数量的燃煤发电站,并不意味着就会真正付诸行动。
9月7日,《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8月份,澳大利亚对中国商品出口下降超过26%,使得今年以来,澳洲对华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5%,至757亿美元。
报道还称,根据澳大利亚官方数据显示,7月份,澳大利亚的对华出口商品同比下降16%,其中煤炭和铁矿石的出口大幅下降,与今年3至6月份澳大利亚煤炭和铁矿石的对华出口销售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澳大利亚海滩数百头鲸鱼搁浅 已有近百只死亡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