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WTO对华胜诉,要求限期取消加征关税,中方应对值得细品
据日媒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最新发布报告认定,中国对日本生产的不锈钢制品征收反倾销税,违反了WTO的协定,WTO方面建议中方纠正。日本方面在得知该消息后,迫不及待通过经济产业省发布消息,声称这是日方主要主张得到认可的胜诉。为了向外界传达日本胜诉的信息,日本产经省甚至自作主张,妄图揣测中方的反应,指出中方未表现出上诉意愿。
作为应诉方,中方将会如何回应,根本不会向日方透露,日方宣布胜诉并代替中方发声,不过是想混淆视听,占据主动权。不过,需要提醒日方的是,WTO的上诉程序还没有完全走完,日方不要高兴得太早。据悉,专家组报告相当于法院的“一审判决”,该报告出炉后,需要在60天内召开的WTO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获得通过,通过后中方才有义务遵从建议。其中,报告能否获得通过未知,即使获得通过,中方如果确定上诉,还需要继续走程序。对于中日双方来说,专家组发布的这份报告,以及得出的结论,只是中日在该问题上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报告主要展现的是指导性内容,没有强制让中方采取措施。报告内容显示,日本对华出口产品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造成的影响认定依据不足,综合多方信息,专家组得出结论,对日方加征的关税与中方主张的国内产业受损的因果关系不够明确。“证据不足”和“不够明确”没有说一定没有关联,假如中方后续再加入关键证据,专家组的结论估计又会发生很大变化。
日方所期待的最乐观的结果,是专家组判定胜诉之后,报告获得通过,中方限期取消对日方加征的关税。然而,作为贸易领域的受害方,既然对日方加征了关税,在中方无意取消的情况下,外界很难改变中方的决定,这场中日之间的贸易拉锯战势必还将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日方所提加征关税案件,早在2019年7月,中方就已经开始正式实施,当时经过中国商务部的最终裁定,对产自日本的热轧钢板等加征18.1至29.0%不等的关税,征收期限为5年。据统计,中方对日方加征关税后,每年将使日本企业损失约3.3亿元人民币。
在中方加征关税措施实施近两年后,日方向WTO发送请求,希望在WTO框架下与中方进行磋商,但在60天期限内,双方的磋商没有取得进展,由此进入专家组解决争端的程序,这一程序走了快两年,才宣布日方胜诉,接下来专家组的结论,还要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会上获得通过才行,具体需要多长时间不得而知。
非常有意思的是,从2019年中方正式开始对日加征关税以来,已经过去近4个年头,而中方自己设定的关税期限5年,也就是说日方走程序得到目前的初步结果,已经花了4年时间,等到日方取得最终结果,中方设定的关税期也基本到期,届时将自动恢复到正常关税水平。
由此可见,如果像日方所说,中方上诉意愿不强,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关税期限快到了,中方没有必要大费周折搞上诉,静观其变到关税期结束,这个争端自然不存在了,日方的胜诉也失去了意义。中方能淡定应对日方上诉,凭借的就是运筹帷幄的强大能力,从宣布加征关税至今,中方走的每一步,都有充分考量,值得细细品味
尹锡悦站队美国,重启韩国,专家威胁:中韩强强对决只能两败俱伤
韩国拥有5000万人口,在世界范围内排在27位,从经济总量来看,韩国在2022年位列第13,达到了1.6万亿美元。从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来看,韩国非常有自信,这就在对外战略上有着明显的表现,尹锡悦担任韩国总统以来,韩国是更加的膨胀,尹锡悦兑现了竞选期间的承诺,韩国直接站队美国,并且和日本实现了“和解”。其实日本和韩国的和解是建立在韩国向日本低头的基础上,韩国主动放弃了对于日本强征劳工的索赔,从而换取了日本和韩国的和解,为此韩国就有了“屈辱外交”一说。
韩国对于日本采取了低头服软的姿态,对于中国则是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势,韩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向中国发起挑衅。韩国总统尹锡悦公然宣称台海问题是国际议题,就跟韩国和半岛一样,同时韩国和美国发表了所谓的“华盛顿宣言”,公然反对中国改变现状。韩国外交部长和公开反对解放军武统台岛,宣称台海问题会冲击韩国,最近韩国还对中国驻韩国大使发起了抨击,而起因是邢海明批评了韩国豪赌中国会输的战略,为此韩国外交部提出了抗议。
实际上如今的韩国就是在豪赌中国会输,为此在多个领域对于中国进行了打压,韩国不仅仅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而且在经济领域也是咄咄逼人。在美国对于中国进行芯片战的时候,韩国已经冲到了第一线,韩国紧跟美国不许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最终韩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韩国对中国已经处于贸易逆差的局面,整体而言,韩国已经连续15个月贸易逆差,如此看来韩国已经为自己的战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韩国经济是和中国深度绑定的,韩国企业在中国攫取了巨额的利益,但是韩国却采取了高高在上的姿态,虽然韩国经济遭遇了严重的困境,但是韩国依然有着莫名的优越感。韩国《中央日报》在19日就有刊文,韩国亚洲大学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直接向中国发出了威胁,韩国媒体认为中韩强强对决只能两败俱伤,如今韩国已经将自己定义为强国的地位,这是中国都不敢有的自信,韩国主动发起挑衅,韩国不仅仅拔高了自己的地位,同意还要来威胁中国,这是匪夷所思的。
对于韩国总统尹锡悦站队美国,韩国专家金兴圭将其定义为“重启韩国”,金兴圭在韩国《中央日报》刊文表示,韩国已经准备和中国进行长期的矛盾,金兴圭认为韩国的亲美路线不是中韩矛盾的主要诱因,金兴圭将中韩问题归咎于中国对于韩国战略的改变,金兴圭坚持为韩国放弃“战略模糊”而亲美进行了辩护,同时还渲染了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202306291/全球防务观察/阿力,从金兴圭的言论不难看出,韩国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战略的错误方向,而是试图进行了辩解,为此对于韩国是要保持警惕的。
表诚意?韩国总理宣称“愿喝日本核废水”,李在明回应:真是奇闻
据悉,自6月中旬开始日本快速推进核废水排放计划,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开始试运行核污水排海相关设备,试运行预计持续两周,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共同社称核污水排海相关设备目前基本完工,设备中已经混合注入淡水和海水,在进行一系列诸如检验水泵性能、紧急情况下水流截断装置能否正常工作等试验后,预计本月核废水排放就能正式开始了。
消息提到,即使是日本以“不容置疑”的立场走完了一系列流程后,相关争议仍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多了。中国外交部此前批驳日本政府正在进行不负责任的行为,太平洋岛国也认为日方的行为是“危害多方”,正在将其诉诸国际法院;日本本地渔民担心政府如果执意如此做,将会对他们的出口业造成麻烦。但此前一直反对核废水排海的韩国政府,在尹锡悦上台后态度有了骤然转变;尹锡悦声称要“派遣专家赴日本帮忙评估这一事件”,在态度上已经软化了下来。
然而更离谱的事情也发生了,14日韩媒报道本周一国务总理韩德洙在会议上面对议员质问时,他竟公然回答如果“日本福岛核污水安全性得到验证,且各项物质达标”的话,自己愿意饮用。该言论引发舆论哗然,后续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表示这种发言简直是“奇闻”,令人难以相信;如果核废水真的能像日本所说的“可以饮用”,他们为什么还要将其排海?国务总理这些言论就像是扮演“日本的发言人”,韩国为什么不评价一下太平洋岛国起诉日本政府的事情?
有分析则认为,所谓的“核废水能喝”这件事本来就是日本的一个宣传口号,在菅义伟执政时期外界质疑日本排放安全性时,东京电力公司宣称他们的废水净化程度达到“能饮用”的级别。当时日本首相还亲自参与了核废水的“可饮用安全性宣传”,该画面被摄像头记录。但菅义伟最终也没有喝下他拿的水,日本方面却开始将这件事越说越真。尹锡悦上台后执行倾向于日本和美国的政策,开始转向替日本核废水排放事件辩解,就拿起了当年的“废水能饮用”继续宣传,直到现在国务总理竟同意喝下日本核废水这一步。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月上旬太平洋岛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他们建议日本政府用核污水搞混凝土然后发展基建,既然这些废水危害性不大,当做建筑材料是可行的。而日本方面则反对这一提议,称核污水或导致放射性物质氚蒸发,对人体有害。对此有评论称:“实际上在福岛核电站刚爆炸时,日本储存核废水时也称表示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排放核废水可能会导致海洋生物的变异和死亡,但现在这些话都被收回了,他们显然有两套执行标准。”
日本年轻男子接受痔疮手术后死亡:医院曾用错药 院长鞠躬道歉
爱知县医疗疗育综合中心中央医院院长(左)在记者会上致歉(社交媒体截图)
海外网6月21日电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20日报道,日本爱知县一家医院当天宣布,该院一名10余岁男性患者在接受痔疮手术时,发生医疗事故,因出血性休克死亡。院长在记者会上鞠躬致歉。
爱知县医疗疗育综合中心中央医院20日表示,这名男性于2021年5月17日住院,第二天接受了痔疮手术。同月24日,其身体状况急剧恶化,手术部位再度出血,且发生休克,当天夜晚死亡。院方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本应使用强心药物,但却误使用了镇静药物。
医院调查委员会称,院方在手术后没有给予患者合适的药物,发现患者有特殊情况后,并未对其进行输血。此外,护士在患者接受心肺复苏时,发现给错了药,但因手边没有强心药物,去了隔壁楼里取药,耽误了些许时间。但调查委员会认为,就算使用了正确药物,患者也很难被救活。
20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医院院长新美教弘鞠躬致歉,称因住院患者太多,院方日常看护不到位,也未制定紧急状况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海外网 王珊宁)
尹锡悦向日本低头!日本排放核废水,韩国设立安心部门,安抚民众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韩国给外界的印象是非常有骨气,尤其是在民族大义问题上,韩国和日本有着历史的恩怨,因此长期以来就是相互不待见,但是如今的韩国却已经改变了战略。韩国总统尹锡悦已经向日本低头,韩国公开宣布放弃对日本就强征劳工进行的索赔,改由韩国自己提供赔偿。韩国的做法直接换取了韩国和日本的和解,为此韩国总统尹锡悦是沾沾自喜,因为是韩国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局面。韩国总统尹锡悦已经不顾违背韩国传统的“民族气节”,公然向日本低头服软。
尹锡悦向日本低头不仅仅有放弃索赔,而且还有在对待日本排放核废水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之前韩国坚决反对日本排放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期间就有禁止日本相关地区的水产品进入韩国市场,但是如今韩国的态度已经是180度转变,韩国不仅仅不反对日本排放核废水,而且还倒行逆施成立了所谓的“安心部门”,用于安抚韩国民众“正确”对待日本排放核废水的问题,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做法再次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如今韩国和日本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立场。
日本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就一直在对于反应堆进行冷却,因此就有了大量的核废水的产生,日本是在福岛核电站存储核废水,为此电站场地上已经堆满了容器,日本政府之前就公开表示,福岛核电站的空间已经不够存放不断增加的核废水,为此经过评估之后宣布向太平洋进行排放。日本对于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水的评估是不透明的,日本坚持认为核废水已经符合国际标准,但是日本却不敢向自己的国土上进行排放,从而暴露了日心虚的一面。
日本擅长造假,日本企业经常进行质量检验的造假,从而让日本产品已经神话不再。日本为了节约处理成本,不过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公然要向太平洋进行核废水的排放。作为日本邻国的韩国如今不但不反对,而且还主动安抚韩国民众,为此成立了所谓的安心部门,从而为日本损害海洋环境的行为进行辩解,如此看来日本和韩国已经是“沆瀣一气”。对于韩国态度的转变,航空视界认为这是美国主导之下的局面,美国一直在促成日本和韩国的和解。
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给美国积极拉拢韩国提供了机会,尹锡悦是一个铁杆亲美政客,从尹锡悦的政见就可以看得出来,尹锡悦是站队美国,并且同时要挑战中国和俄罗斯。202306199/航空视界/AZ,美国一直在积极拉拢韩国来对付中国,尹锡悦就任韩国总统给了美国新的机会,为此促成了韩国和日本的和解,如今韩国已经在为日本“摇旗呐喊”,而无视了日本排放核废水对于韩国造成的伤害,显然是“搬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
拜登正在日本开会,白宫和国会的谈判崩了,美债违约风险骤增
文/无
当拜登还在日本广岛参加G7峰会时,美国国内的形势又出现了大变化,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19日,关于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谈判骤然恶化,当天本来有一场闭门会议,但刚开始不久,作为谈判代表的众议院共和党人格雷夫斯就气冲冲离席,还扔下了一句“白宫简直不可理喻”。
会谈暂停之后,格雷夫斯还强调,如果白宫不拿出诚意,不愿做正确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坐到谈判桌前,目前还没有下一次会议的具体计划。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这次谈判之所以破裂,是因为众议院和白宫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白宫的民主党人认为应该无条件地上调债务上限,以帮助美国度过危机。但是众议院的共和党人的主张是,白宫应该主动削减政府开支。
根据美国财长耶伦的警告,如果两党拿不出解决方案,美国最早将在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时间美国政府能够拿来磋商的时间只有3天,也就是21日、30日和31日,否则将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比如,长期的违约会将导致美国的GDP下滑4%,超过800万人将失去工作,哪怕只是暂时性违约,也会让200万个岗位流失。耶伦还警告,违约将导致金融危机和世界恐慌,美元的领导地位也将彻底动摇。
这些后果美国不是不清楚,所以拜登政府一边放话稳定信心,声称相信美国可以解决问题,有能力偿还债务,一边为了谈判临时改变行程,根据安排,拜登参加完G7峰会就要马不停蹄地回美国,后面的其他行程都不参加了,这也意味着21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被拜登爽了约。
另外,可能是生怕局势不够乱,也可能是为了给国会施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经使出了传统技能:拿中国说话。
白宫发言人皮埃尔说:美债违约会给中国可趁之机,让中国利用这一点来证明美国的混乱与无能。
前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干脆在采访中表示:中方支持美债违约。
很显然,债务危机已经成了美国党争的工具,两党利用这个话题互相攻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后关头应该还是能达成妥协的,就看哪一方作出的让步更大了。
用扎哈罗娃的话说,美国遭遇的债务违约危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不夸张地说已经是一种常态,而且最后的戏剧性结果都是政坛妥协,上调债务上限。但是这样的政策本来就是不负责任的,本质是通过印钱解决危机,然后让全世界买单,不仅将导致全球通货膨胀,也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威胁。
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意识到这一点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已经不愿意继续充当冤大头,所以在加速与美元切割,因此,美国这种通过收割全世界来转嫁风险的做法,也终将会有不被买账的一天。
与秦刚外长会谈后,日本对中美态度发生转变,美媒发出决裂预警
被中国提了6个醒,日本回去后风向就变了,专往美国痛处下手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外交进入一个非常忙碌的阶段,多国领导人和高层官员带队访华。其中比较令人意料的还是日本外相林芳正访华,这是时隔3年来日本首相首次受邀访华,这3年也是中日关系持续恶化的几年,然而中国还是给予高规格的接待。总理亲自出面、王毅、秦刚这些外交部大佬们也接连与其会见。
虽然日本这些年紧跟着美国持续对华挑衅,但我们还是强调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能争取的还是尽量争取的,接触和沟通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讲究的是一个“先礼后兵”,好话说尽要是再不听就别怪我们没提醒。这次中日会晤中,我们就提了6个醒。
首先,对华外交不应短视。王毅表示,日本国内一些势力可以追随美国错误对华政策,配合美方挑衅中方核心利益,这种行为是短视的、不理智的;第二,应该回归初心,要把互为合作伙伴的重要共识落到实处;第三,不要拉帮结派。现在日本几乎加入了美国主导的每一个印太组织,并且积极引入域外势力,动摇印太地区稳定,这不会让日本更有安全感,只会加深和邻国的矛盾;第四,不应为虎作伥。这句话是秦刚外长说的,主要是针对日本前几天跟随美国政策,对半导体高端原材料出口管制这件事。秦刚外长强调,美国曾用霸凌手段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现在又对中国故技重施,日本切肤之痛犹在,不应为虎作伥。这句话甚至直接被法新社翻译成“中国警告日本不要做华盛顿一条‘走狗’”。我们之所以举日本半导体被美国打压这个例子,就是在警告他们做美国盟友是致命的,日本对中国出口管制最终只是给自己脖子上套上绳索。
第五,也是最重要一点关切,即不得插手台海局势。这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秦刚直接敦促日本恪守原则,不得插手台湾问题,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中国主权。两个“不得”措辞最是严厉,也是日本不能触碰的红线。最后第六点是,日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日本上述这些行为,就是因为摆正不了自己的位置,这是根源。日本作为印太地区重要成员,却总是充当桥头堡引入域外势力制造地区风险,并且以邻为壑到处拉仇恨,这样注定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但起码目前还是可以悬崖勒马的。我们把话说清楚了,日本自己掂量,要继续作死也不拦着。
但是在日本外相结束访问后,回国一些动向有点意思。近日《华尔街时报》报道称,日本与美国盟友决裂,日本主动破坏了G7规定的限价制裁,以能源需求为由,用高于限价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石油。一手破坏制裁买俄罗斯石油,一手继续抛美债,这美国能忍?日本总是嘴上和美国要好,但私下对美国在意的地方悄悄重拳出击。不仅如此,日本即将举办的G7峰会媒体报名页面上,台湾地区被标识为“中国的一个省”,和之前的标识完全不一样。这可能是日本在台海局势一个风向的转变。看来中国的提醒是很有效的,不过也不能抱有太大期望,因为日本和美国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有分歧很正常,但背刺就有意思了。这让人想到一句谚语,“大船将倾的时候,老鼠都是第一个跳船的”。
日本要限制23种芯片设备出口,专家:失去中国市场它很难找到替代者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3月31日宣布,将修改《外汇及外国贸易法》相关法规,以加强尖端芯片领域的出口管制。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被限制出口的芯片制造设备共有6大类23种,涉及芯片的清洁、光刻、蚀刻以及检测等。目前,修改后的法规已开始公开征集意见,预计将于7月开始实施。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修改后的法规并未指名将中国等特定国家和地区作为限制对象,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也在当天表示,并不是针对特定国家。但《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本次追加的23种产品除了面向42个“友好”国家和地区外,其余出口对象国家和地区都需要经济产业大臣的个案审批许可。因此这些产品实际上很难向中国出口。
路透社称,去年10月,美国出台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和相关技术对华出口的禁令,还要求日本和荷兰“追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1日表示,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人为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只会损人害己。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名日本设备分销商的话表示,由于预计禁令将生效,他们已匆忙向中国客户发货。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自身市场有限,一旦实施出口限制,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撑,它很难找到替代者。(岳林炜 丁雅栀)
日要求中国立即释放日间谍,并配合日方与其见面,中方4个字回绝
日前,一名50多岁的日本男子在北京被中国国家安全机关逮捕,舆论发酵得很快,没过多久就曝出该男子是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才被批捕的。最着急的要数日本方面了,此人才被抓没多久,岸田内阁就“强烈要求”中方“立即释放”该名男子,还要派出领事官员与其会面,要求中方允许。
3月25日,日媒放出消息,称日本在华投资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安斯泰来制药集团中国分公司的某位高管,被中国国家安全机关逮捕。后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介绍,该名日籍男子涉嫌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中方依法对其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并进行审查。中方按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和《中日领事协定》的相关规定,将案情向日本驻华使馆进行了通报。事情的经过非常清楚,中方按规章程序办事,日方本不该来纠缠,但日本就是这么不懂礼貌。
当地时间3月27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记者会上公开表态,称日本驻华使馆被中方告知了该男子被捕一事,日方要求中方尽快释放该男子。不仅如此,日方还打算派出领事官员同该男子见面,并要求中方予以配合。
这些年,美日澳加等国家对中国的渗透就没断过。2019年5月16日,中方一次性批捕了曾任加拿大驻北京和驻香港外交官的康明凯,和一位普通加拿大公民迈克尔。二人皆因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获罪。据中方调查,康明凯通过中国境内的关系人窃取刺探中国的敏感信息和情报,而迈克尔就是他的重要“下线”。
2021年,又一位在中国蛰伏了20年的澳大利亚间谍暴露,这个人就是原财经频道主持人成蕾。在担任主持人这些年,她利用职务之便同数位金融巨鳄交好,向境外传递了大量中国机密消息,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口误,谁都不会想到这位中国老百姓每天都能在电视上见到的主持人,竟是一个间谍。
不仅间谍的渗透防不胜防,境外势力窃取情报的手段也层出不穷。这些年,域外势力除了在明面上派间谍船机在中国周边抵近侦察,还或收买、或套路本土人为其做事,幸好有无数热心群众及时发现并将其举报,这才避免了可怕后果的发生。
历史上的间谍们一旦被抓到,必然要经过数道酷刑的洗礼,吐些情报出来,且即便如此,下场也不会好过。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对间谍的处理方式就人道了许多,也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毛宁很清楚地告诉日方,这名间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对于日方的无理要求,中方当然不能答应,毛宁以“依法追究”4个字无情拒绝了日方。她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所有来华的外籍人员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违法犯罪者必被“依法追究”。中方作为五千年礼仪之邦,愿厚德载物,但也绝不轻纵任何企图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人。
另外,毛宁还提醒日本,类似的案件在日本公民身上并不新鲜,日本是该注意加强对本国公民的教育和提醒了。毛宁这句话只是在陈述事实,但真相对于日本来说未免过于嘲讽了。日本这些年的面具是越来越戴不住了,以前的日本人为了自证都敢喝马桶水,现在却不敢喝已经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前后颠倒令人贻笑大方,日本是怎好意思要求中国立即放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