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因为中国项目,我们的水又变清了”——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村见闻
新华社达卡8月15日电 特写:“因为中国项目,我们的水又变清了”——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孙楠
“因为中国项目,我们的水又变清了。”74岁的孟加拉国老伯阿卜杜勒盘腿坐在船上,笑着告诉记者。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东南郊区的达舍尔甘地村有一汪清澈的湖水,阿卜杜勒在这里经营着一艘观光船,供游人休闲娱乐。
“几年前这里还不是这样的。”阿卜杜勒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住在这里,一开始这里很干净。但是随着达卡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差,垃圾遍地。”
然而,令阿卜杜勒没想到的是,这两年家乡的水又清澈了,甚至自己还可以靠在河里养鱼和经营观光船谋生。
这一变化,源自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的投建和运行。
作为孟加拉国第一大城市,达卡市人口近2000万,且增长势头迅猛,城市生活污水基本是直接排入河道。为改善当地水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中孟两国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点项目,2017年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并负责运维的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
走进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散发臭味的污水进入处理池,经沉淀、生化反应处理、紫外线消毒等方法处理后,经排水口汇入附近河流。
据项目经理任瑞柯介绍,污水厂建设一直秉持低碳环保、因地制宜的理念,在处理厂建造、污泥焚烧等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需求和实际情况,引进国内最新技术和标准,使出水水质及污泥焚烧净化烟气排放指标等均优于合同标准。
目前,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达卡市区近50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是孟加拉国首座现代化大型污水处理厂、第一座现代化污泥焚烧厂,是南亚最大单体污水处理厂,也是中国“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工艺”专利技术和设备首次在海外建成投运。自2022年3月投产运行以来,项目累计处理污水达1亿5千万吨。
站在污水处理厂排水口处的河岸边,孟加拉国环保主义者舒曼说,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缓解了达卡面临的城市污水处理危机。
“我们看到处理过的水被排放到这条运河里,然后运河里的水又汇入河流中,达卡的水变得更干净了。人们在这里洗澡,在这里捕鱼,很好地利用这里的水资源。”舒曼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也将因此得到改善。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种类的鸟在这里飞翔,河里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鱼在游弋”。
污水厂周边曾经的臭水河,如今已河清水秀。
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日前表示:“这一项目的投入运行是孟加拉国污水系统总体规划实施的开始,将在改善相关地区河流水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是中国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干净了。”说着,阿卜杜勒又摇起了船桨,开始接待新一批游客。一旁,当地的孩童们正尽情地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玩耍,老黄牛也不时蹚入水中解暑降温。
印度发生6.2级地震 中国西藏有震感 孟加拉国也地震了?
莫迪访问孟加拉国,为了拉票?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胡博峰】印度总理莫迪26日至27日对孟加拉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自印度去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该国领导人首次出访,因而备受关注。有趣的是,印度阿萨姆邦和西孟加拉邦(“西孟邦”)于27日正式拉开地方议会选举大幕。由于地理、宗教、文化、历史等多重原因,与莫迪互动的孟加拉国当地印度教社区民众和占据西孟邦票仓半壁的“马图阿”教派关系密切。有分析认为,莫迪此访旨在帮助其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印人党)拿下西孟邦的执政地位。
根据印度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访问期间,除出席孟加拉国“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外,莫迪分别与孟总统哈米德、总理哈西娜等政要举行会谈,还前往当地具有悠久历史的印度教神庙。对此,西孟邦首席部长班纳吉批评说,莫迪涉嫌借出访为印人党在西孟邦的选战“拉票”。路透社称,阿萨姆邦与西孟邦有大量的穆斯林选民群体,对于靠拉拢印度教徒赢得连任的莫迪政府来说,此次选举将是一场考验。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莫迪所在的印人党力争在西孟邦此次地方议会选举中击败班纳吉领导的草根国大党胜出。此前,草根国大党已掌控西孟邦10年。
此外,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在莫迪访问期间,印孟两国签署了5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涵盖互联互通、公共卫生、商贸、信息技术、体育等领域,并就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四国次区域跨境联通项目——《机动车协定》的早期实施计划达成一致。该协定将促进四国间的车辆跨境移动,以强化彼此经贸联系和商品货物流转。
不过,由于孟加拉国穆斯林民众认为莫迪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损害宗教少数族裔利益,他们在莫迪访问期间发起激烈的抗议活动,造成至少5人死亡。事实上,在莫迪抵达前,首都达卡已有上千名学生上街游行,批评莫迪政府推行“煽动印度教和穆斯林对立的政策”。《印度斯坦时报》28日报道称,即使莫迪一行已经离开孟加拉国,达卡市内的抗议活动仍未停止,部分激进民众焚烧了几座印度教神庙,还袭击了当地的火车站。
本文来自【环球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