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北约开始从阿富汗多个军事基地撤军
驻阿美军和北约部队最高指挥官斯科特·米勒在4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和北约已经开始从阿富汗的一些军事基地撤军。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米勒还在发布会上称,美军最终将把所有军事基地移交给阿富汗军队。
报道称,米勒发表该讲话之际,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透露称,北约计划在5月1日前开始从阿富汗撤军。斯托尔滕贝格还表示,北约计划在几个月内完成撤军。
美国总统拜登于4月14日宣布,将于今年5月1日前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并在9月11日前将所有美军士兵撤离。
据悉,在撤军之前,美国已出动航母和轰炸机为该行动提供保护。美国《海军时报》网站4月2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当天表示,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决定在中东地区留驻一艘航空母舰,以在未来几周时间内为计划从阿富汗撤出的美军和联军部队提供保护。此外,两架美国空军的B-52战略轰炸机已经抵达该地区,作为撤军前加强地区安全措施的一部分。
[ 编辑: 李鑫 ]
美国队长将拍第四部什么情况?美国队长4还是原班人马吗?
不知不觉,漫威都要拍《美国队长4》了,而真正让影迷关心的还是主演会是谁?
据媒体报道称,Dalan Musson这位《猎鹰与冬兵》的创作者将为漫威制作第四部美国队长电影。之前的电影有《美国队长:复仇者先锋》、《美国队长2:冬兵》和《美国队长3:内战》。
上两部美国队长电影都是由罗素兄弟执导的,之后他们又执导了《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和《终局之战》。
虽然剧情细节尚未透露,但《猎鹰与冬兵》的大结局中出现了新的美国队长,由安东尼 麦凯扮演的猎鹰山姆 威尔逊。当然,还有一些松散的线索,比如美国密探约翰 沃克和莎伦 卡特的真实身份。
目前《美国队长4》的导演也尚未确定,前三部的导演分别是:第一部由乔 约翰斯顿(Joe Johnston)执导,第二部和第三部由安东尼 罗素和乔 罗素共同执导。罗素兄弟执导的漫威电影作品大获成功,所以有很大的可能会回归执导。
2021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克里斯 埃文斯正在商谈至少再出演一部MCU新片,也可能有第二部。但这些传闻,随后又被克里斯 埃文斯发文否定。所以 桃总 回归的可能性小了很多!
现在问题来了,你是否期待《美国队长4》,又希望谁来演美国队长呢?
海淘贝
王毅:民主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 希望美国尊重中国自主选择的道路和制度
2021年4月23日晚,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北京应邀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视频交流。
王毅表示,任何势力都没有资格否定其他国家选择的道路,任何国家也不会按照别人的好恶来改造自己的制度。归根到底,制度和道路是对还是错,还是要由本国人民来判断来决定。我们从不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输出意识形态,不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而是主张各国都走符合自身国情和民众需要的发展道路,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借鉴。
最近有种论调,将中美之争渲染为“民主和威权”之争,以意识形态划线,将世界各国标签化。但民主不是可口可乐,美国生产原浆,全世界一个味道。如果地球上只有一种模式、一种文明,这个世界就会失去了生机,没有了活力。
王毅表示,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使14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落后,也让中华民族再次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种全过程、最广泛的民主,体现人民意志,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仅仅因为实行民主的形式跟美方不一样,就给中国扣上“威权”、“专制”的帽子,这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表现。如果打着民主、人权旗号搞价值观外交,干涉他国内政,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只会引发动荡甚至灾难。
王毅表示,一个和平的世界应该承载多样的文明,一个稳定的秩序应该容纳不同的制度,一个自信的大国应该包容多元的价值。中美几十年的交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中美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和平共存。
美媒文章:“阿富汗泥潭”给美帝的惨痛教训
参考消息网4月21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4月19日刊载题为《阿富汗教给我们有关帝国主义的哪些道理》的文章,作者系英国皇家历史协会早期职业研究人员苏曼特拉·迈特拉。文章称,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是一项失败的事业。文章认为,每个地区都是由其自身历史所塑造的。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警惕,维持西欧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等核心利益地区的力量均势,而不是试图在其他地方塑造半封建社会。全文摘编如下:
“9·11”事件发生时,笔者只有17岁。就是在那时,我下决心研究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不久之后,在2001年12月,“圣战者”袭击了印度议会。在接下来的20年里,几代人长大了。有一样东西始终未变,那就是这种存在于幕后的狂暴的帝国管制做法——它远离多数人的生活,同时却又对那些存在生命之忧的人的生活产生格外严重的影响。
悍然输出价值观行不通
在“9·11”事件20周年之际可能从阿富汗撤军,突然给了美国、因而也给了世界一个反思在该地区采取帝国管制做法的多变性及其失败原因的机会。倘若有人认为2007年增兵行动前后在阿富汗没有战争的话,学者肯定会质疑战争的含义——当时每个人都知道保持在这个国家的驻军是一项失败的事业。从那时起,它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部署在文明边疆的一项帝国法律与秩序管制使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系,因为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在阿富汗出了什么问题,以及未来需要避免什么。
战争是大国的终极行为。这种大国行为应该有具体的结局和确定的战争目标。取决于威胁的不同,它可以是惩罚性的,或是全局性的。例如,英国曾以短期的惩罚性战事相威胁来维持帝国,而随着它变得自满,它灾难性地遗忘了这一经验。任何战争都会耗费资源和生命。
理想的战争是捍卫极为具体的国家利益,或确保在扩张主义大国压迫下的生存,而不是向一个拥有完全陌生价值观的地区传播价值观。每个地区都是由其自身历史所塑造的。最好的方式是保持警惕,维持西欧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等核心利益地区的力量均势,而不是试图在其他地方塑造半封建社会。
利益集团绑架“帝国工程”
另一方面,要赞扬那些诚实地指出下列真相的人士:美国花费巨资,牺牲数以千计的生命,只是为了让其官僚可以在喀布尔大学拍照留念,对政府行政令勉强可以管用的为数不多的几处地块加以利用。
那么,为什么这种笨拙的帝国企图会持续这么长时间,随后又戛然而止,最后以失败告终?这里有一个假设:这项美国的帝国工程并不是——像经典帝国主义曾经的那样——以某种方式造福普通美国人。
美国在阿富汗的帝国工程令一群非政府组织和国防部承包商大赚其钱,而普通军人则无谓地丧失生命。南卡罗来纳州的随便一个人不会去坎大哈,开个店、结个婚,至少定居上100年……因此这项工程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战争只会加剧泥足深陷
一个帝国需要两样东西:物质繁荣和意识形态热忱。在过去20年里,普通美国人同时缺少这两样东西。
在现实中,在阿富汗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这项帝国工程,将被作为失败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最大规模全球再分配计划案例加以研究——这些钱本来可用于其他许多事情。花在普什图语翻译身上、道路工程上以及作为举办人权讲座的男女平等活动人士工资的钱,原本可以用于加强美国南部边境的工事,解决阿片类药物危机,为帮助全球各地的基础设施和银行项目的数百万美国人提供就业岗位。
在某种程度上,少数共和党人或许挽救了美国,使之摆脱了一个更漫长的泥潭。在有些情况下,审慎的务实做法是减少损失,并搞清楚世界上的哪些地区值得投资。在1842年之后,英国在阿富汗的战略是采用惩罚性威慑,支持维护残暴秩序的当权派地方军阀,并在这种做法失败时转而采取长期的惩罚性战争,与典型的平定叛乱无异,这是很多军事指挥员已经忘记的东西。
美国通过废除征兵制和建立专门的全志愿兵武装部队暂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它越来越成为一种行不通的社会契约。这一点在阿富汗表现得再明显不过。
4月16日,一名男孩在阿富汗喀布尔一处墓地卖水。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阿里扎达摄)
中方驳斥“美国要求释放刘晓波”
2014年12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美国国务卿克里24日发表书面声明,要求中国政府释放刘晓波等人,并对中国人权表示关注。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答:中国是法治国家,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审理有关案件。我们奉劝美方好好反思和纠正自身存在的各种侵犯人权行为,而不是动辄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充当别国法官,侵犯别国司法主权和独立。
问:2014年就要过去了,你能否介绍一下2015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出访计划?两位领导人明年首次出访将去哪些国家?参加哪些活动?
答:2014年是中国外交精彩纷呈、亮点倍出的一年。昨天王毅外长出席了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盘点2014:中国外交丰收之年》的演讲。王毅外长在演讲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2014年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新进展,开创的新局面,总结回顾了中国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进程,积极开展与世界各主要方向友好交往,积极推动各种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积极为国内发展服务并创造良好环境等一系列新的重大举措,从中也可以看出明年中国外交的一些思路。
关于明年中国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安排,我们会适时发布。
问:据报道,近日,伊朗外长表示,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目标是达成持久全面协议,并保证伊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前一段时间,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有关各方已经同意在明年1月中旬举行下一轮政治总司长级谈判。中方认为,有关各方应珍视当前谈判的良好势头,坚持前一阶段谈判所达共识,继续聚焦并努力弥合分歧,及早作出政治决断。我们也希望中方在上轮谈判中就解决焦点问题提出的有关思路和方案有助于各方进一步弥合分歧,早日达成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
问:近期,俄罗斯经济形势引发各方关注,作为俄罗斯的近邻,中方如何反应也被广泛关注。中方是否将帮助俄方?中俄是否就此进行协商?
答:近日,王毅外长在接受采访时就当前俄罗斯形势和中俄合作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受到媒体广泛关注。中俄互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一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我们相信俄罗斯有能力、有智慧克服目前的经济困难。如果俄方需要,中方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协助。
问:美国和古巴最近启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磋商,这对中美和中古关系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我们注意到美国和古巴两国领导人就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发表讲话,并同意为此采取具体举措。中方欢迎和支持美古双方恢复正常关系,并希望美方尽早取消对古巴封锁政策。中方将一如既往地与古巴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美国一麦当劳来面试就送50美元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麦当劳外,贴着一份招聘启事,上面写着只要你来面试,就给你五十美元。老板说,招不到人才出此下策,不过还是吸引不了人来面试。老板觉得是政府为失业人士提供救济金,让他们不出来工作了。目前美国仍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招不满人。

美国一麦当劳来面试就送50美元 为什么全世界愿意买单?
为什么不干活还有那么多救济金呢?不是体制好,不是经济好,是美国依然有美元霸权,什么是美元霸权,就是自己印美钞,全世界买单。为什么全世界愿意买单?因为美国军事强大科技第一啊,谁都掀不了桌子。为什么美国天天不干正事四处打仗搞制裁?因为称霸以后真正的正事就是不让别国兴旺发达有能力抗衡呀//@微天下:美国一麦当劳来面试就送50美元...
亮剣的看法: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家麦当劳外,贴着一份招聘启事,上面写着只要你来面试,就给你五十美元。老板说,招不到人才出此下策,不过还是吸引不了人来面试。老板觉得是政府为失业人士提供救济金,让他们不出来工作了。目前美国仍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招不满人。@老板联播
美国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去世 享年93岁
原标题:美国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去世 享年93岁
据美媒19日报道,美国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Walter Mondale)于当地时间周一(4月19日)去世,享年93岁。蒙代尔曾于1984年竞选美国总统,试图击败其竞争对手、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最终以失败告终。
沃尔特·蒙代尔曾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执政时期担任副总统
蒙代尔的家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蒙代尔于19日在明尼阿波利斯去世。
沃尔特·蒙代尔曾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执政时期担任副总统,吉米·卡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天,我为我亲爱的朋友沃尔特·蒙代尔的去世表示哀悼,我认为他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好的副总统。”“在我们执政期间,弗里茨用他的政治技巧和个人诚信,将副总统一职变成一个充满活力、推动政策的力量,这种力量前所未有,现在仍然存在。”
“他是明尼苏达州人民、美国和全世界宝贵的合作伙伴和能干的公仆。弗里茨·蒙代尔为我们提供了公共服务和私人行为的典范。罗莎琳(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妻子)和我与所有美国人一起感谢他模范的一生,我们向他的家人致以最深切的问候。”
蒙代尔曾于1960年至1964年期间担任明尼苏达州总检察长,在1964年至1976年间,蒙代尔出任明尼苏达州参议员,1977年至1981年,他在吉米·卡特政府时期担任副总统,1993年至1996年,蒙代尔曾在前总统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执政时期担任美国驻日本大使。
在蒙代尔的健康状况正在恶化的情况下,他于当地时间周日(4月18日)与美国总统拜登、副总统哈里斯、前总统卡特以及前总统克林顿、明尼苏达州州长、民主党人蒂姆·瓦尔兹以及他的朋友、前竞选工作人员汤姆·科斯格罗夫通了电话。
(编辑:子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 推荐美总统特使当着韩方说美国相信日本
美总统特使当着韩方说美国相信日本
4月18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首尔召开记者会。美总统特使当着韩方表示:美国相信日本,美方介入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