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无法与俄脱钩,匈牙利总理公开讲话:西方公司不愿离开俄罗斯
俄乌冲突持续到现在,西方国家在军事上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借乌方的战场对俄罗斯实施军事打压,还借此机会,在经济上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制约俄罗斯的对外金融往来和国际企业交流协作,企图将俄罗斯隔离在欧洲世界之外。但他们想错了,欧洲根本离不开俄罗斯。
参考消息网报道,匈牙利总理在发表讲话时承认,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中对俄实施经济制裁的一系列措施,企图让俄罗斯与欧洲经济“脱钩”,以此对莫斯科实施政治压力,这种想法缺乏一定的现实性,很难把俄罗斯完全隔绝在欧洲世界之外。
俄罗斯与世界其他地区紧密相连,世界各地都与俄罗斯有经济上的合作,对俄罗斯的经济打压,实际上对欧洲国家自身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后,欧盟购买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销,相较于对俄制裁前翻了一倍,这极大削弱了欧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事实上,尽管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但西方公司仍不愿撤掉设在俄罗斯的分部。绝大部分的制药、矿业、能源以及其它工业公司总共1200余家,仍旧留在俄罗斯,仅有一小部分离开。据统计,这些还待在俄罗斯的西方公司,在去年对俄罗斯贡献了35亿美元。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石油及天然气产量都排名世界第二,同时是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在全球出口贸易中的占比高达四分之一,有一半的出口量抵达了欧洲。可想而知,俄罗斯能源对欧洲的影响。
而欧美世界对俄罗斯层层加码的制裁,显然是眼光短浅。此前将俄罗斯排除在SWIFT之外,将俄方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与SWIFT系统切断,无法通过该系统进行国际跨境贸易活动,导致俄罗斯与外界银行的金融往来略显笨拙,也促使俄罗斯去美元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快速建立,逐步脱离美国金融市场的管控。
而后欧美又考虑要禁运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逐步削减对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强行斩断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关系,希望以此重挫俄罗斯能源出口。但这本就撼动了欧美自身能源支柱,这一“自残”举动,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
俄罗斯对此回应,将逐步减少对欧洲的石油天然气输送,转而向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全球石油短缺引起的能源价格上涨,让俄罗斯短时间快速获益。而实际上,欧盟对俄罗斯的这一禁运举措,并没有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预算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不过,欧盟禁运政策还是导致了能源出口贸易量受到影响,俄罗斯有一半本该运往欧洲的能源,需要寻找其他买家,而欧洲自身因为无法购买俄罗斯石油,最后不得不利用其他途径购买更贵的石油和天然气,以此供应国家运转,这样不仅提高了能源进口成本,加剧了自身能源危机,并且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了混乱,最终只会有害无益。
西方国家对俄其他领域的制裁,也同样是自掘坟墓。俄罗斯在全球各地多个领域都设有合资企业,从工业、制药、能源、科技,再到航天,这无疑重挫了全球的经济合作,全球经济危机没有任何向好的态势,实际上对全球经济不会造成丝毫优化。
正如匈牙利总理所说,西方企业没有转移设在俄罗斯的分部,这本身就说明他们的企业本身对俄罗斯具有依赖性,一旦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彻底制裁而不留余地,全盘撤回在俄分部,西方企业可能严重受损。
网站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