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家百强房企违约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01
昨天晚上,花样年控股发了一份债务违约公告。
按照公告里给出的说法,公司有一笔2.06亿美元的票据未能如期而至支付。为了化解风险,花样年表示已经在多方支持下成立了应急小组,并会对后续进展及时进行披露。
尽管态度相当诚恳,但还不起债务的窘迫状况却是瞒不住的。
其实从去年开始,房企们的日子就已经不太好过了。尤其在地产调控不见放松的前提下,不少公司的融资渠道都纷纷遇冷。
实在没办法了,不少房企只得将美元债当成救命稻草,曾经有媒体做过统计,2020年房地产企业发行美元债金额达612.2亿美元。
尽管融资成本高昂,但这确实帮助一部分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这么做的代价也很明显,最起码还债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踩到“三道红线”之后,其窘迫状况更是在债券市场上有所体现——
年初,花样年一笔2024年3月到期美元债跌幅创纪录,该券每1美元跌2.9美分至90.5美分;2023年7月到期的9.25%债券每1美元跌3美分至89.7美分;2023年6月到期的11.875%债券每1美元跌2.7美分至96.3美分。
有意思的是,当时公司给出的回应却是十分乐观:“目前我们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一切正常良好,2021年所有债务的再融资也在有序进行。”
02
如果把时光倒退几十年,花样年的日子可是相当滋润的。
作为一家起步于1998年的房企,花样年可谓是经历了地产的整个黄金年代,更是踩中了从房改到08年的每一个风口,这才有了日后的高歌猛进。
2009年,花样年顺利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从此开启了飞速发展的上市之路;2014年,花样年控股的彩生活也在港股上市,成了国内社区服务运营的首个上市公司,一时间风光无两。
2020年全年,花样年合约销售达492亿元,还获评成了“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当时的土地储备达3670平方米,其中有一半都在大湾区。
考虑到大湾区的繁荣状况,这些项目的价值确实难以估量。
不过后来的事情,就慢慢超出了管理层的预计。
地产调控不仅未见放松,就连大湾区的房价也在火热之后骤然冰封,双重压力之下、公司的债务情况就愈发严苛了起来。
曾经有机构统计过,到2021年年底以前,花样年集团境内信用债到期规模合计约16.79亿元(含回售),花样年美元债到期金额约7.5亿美元。
如果说融资环境尚未收紧也就罢了,公司不仅能发新债缓解资金压力、并借此熬过地产寒冬。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机会恐怕是十分渺茫。
03
债务压顶之下,公司也不得不开始自救。
咋操作呢?指望卖房翻身肯定是没戏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卖资产了。连地产行业中的带头大哥们都逃不过这一劫,花样年就更不能免俗了。
就在今年中期的业绩发布会上,公司管理层就跟媒体透露过自己将处理部分资产的消息。
9月28日晚间,碧桂园服务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碧桂园物业香港拟向彩生活服务收购邻里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邻里乐拥有彩生活的核心资产,包括万象美物业、开元国际等等。
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这次交易不仅能降低负债率、更有助于向三道红线的全面达标迈进。
可现实真的这么乐观吗?最起码,一些评级机构早就有所动作了。
9月14日,标普宣布将花样年的展望调整为负面,确认“B”评级;
9月16日,惠誉将花样年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B+”下调至“B”,展望仍为“负面”;
9月27日,穆迪将花样年企业家族评级从“B2”下调至“B3”。
看来这个冬天,不好过啊。
网站TAG: